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法律   7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盗窃犯罪作为传统的自然犯,不仅实践中多发,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盗窃方式方法呈现多样化,在认定上随之出现众多难题。为此,《刑法修正案(八)》在修正该罪时,将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规定为犯罪,"两高"也在2013年出台了《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这些新规定的认识和理解,实践中出现一些分歧。本期"案例工坊"选取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举办的"盗窃案件适用法律疑难问题"研讨会的成果,以期解答相关难题并对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2.
谢望原 《求知》2009,(11):43-44
英国道路交通法关于犯罪的严格规定 英国关于道路交通犯罪的立法,可谓在西方国家中最为完备者之一。1988年英国颁布道路交通法之后,又在1991年和1996年两次进行了修订。该法规定:在道路上或其他公共场所,以危险的方式驾驶机动交通工具造成他人死亡的,构成“危险驾驶致人死亡罪”;在道路上或其他公共场所,  相似文献   
63.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应为国家的古生物化石管理制度和国家对古生物化石的所有权。在主观上 ,只要行为人明知盗掘的对象为国家禁止私自采掘的古生物化石即可 ,不必要对行为对象的科学价值有充分认识。本罪属于结果犯 ,应以事实上挖掘到古人类化石或古脊椎动物化石为既遂。  相似文献   
64.
葡萄牙证人保护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调整对象第一款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因为协助收集属于调查事实的证据而导致其生命、身心完整、人身自由或者神圣的财产受到威胁,为保护证人,特制定本法调整证人保护措施的实施。第二款前款所规定的措施适用于证人的亲属和其他与证人有密切关系的人。第三款即使本条第一款所述的危险不存在,本法也在尽可能满足的条件下,为收集弱势证人(即年龄上的弱势)的证言或陈述提供保护措施。第四款本法制定的措施在性质上是特别的,只能在保护涉案人员的权利和实现诉讼程序目的被认为是充分必要时才被适用。第五款确保交叉询问,以使打击犯…  相似文献   
65.
论刑罚的本质、机能、目的的相互关系谢望原刑罚本质、刑罚机能以及刑罚目的,是三个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概念,但它们又因为各有其自己的具体内容而又彼此区别开来。长期以来,人们在论述刑罚本质、机能与目的时不加区分,有的学者甚至将其混为一谈。应当承认,刑罚本质...  相似文献   
66.
67.
一香港陪审团制度是随着1843年英国殖民地政权在香港的建立而诞生的.香港的第一部有关陪审团制度的法律,是1845年制定的《陪审员和陪审团规则》.该法第一条明确规定:"所有民事的或刑事的将要在最高法院开庭过程中被采纳的事实问题,都要根据六人陪审团的裁决加以认定"  相似文献   
68.
刑事法律关系是一种基本的法律关系,深入研究这一关系及其特点,对揭示刑事法学的底蕴,完善刑事立法,促进刑事司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所谓刑事法律关系,简言之,就是刑事法律所调整的国家与公民(包括某些特定法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在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的主体一方是国家(以公、检、法为代表),一方是公民(包括某些特定法人)。  相似文献   
69.
论刑事政策对刑法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刑事政策定义的不同解读入手,通过对欧陆刑法学说史的研究以及对欧陆刑法学行为价值学说的辩证分析,正确阐释了刑事政策对刑法理论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作者认为,现代欧陆刑法学说史证明了刑事政策思想决定刑法理论的走向,而不同国家坚持的不同刑事政策立场决定了一个国家主流刑法理论的选择。同时,刑法理论对刑事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具有重要影响力或反制作用,我国刑事政策从偏离罪刑法定原则的"严打"刑事政策向"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理性回归与转变,正好验证了"刑法是刑事政策不可逾越的藩篱"。  相似文献   
70.
在笔者过去代理的许多刑事案件中,丁某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令笔者印象深刻。该案是一起多人共同参与的犯罪案件,案情本身错综复杂,而且案件还涉及刑法理论两个较为复杂且重要的问题——实行过限与被害人过错。公诉机关指控犯罪某市人民检察院的一份起诉书中载明:被告人丁某、祝某勇先后被某市市民聂某明砍伤。为了泄愤,他们多次与被告人逄某鹏、孙某军密谋报复聂某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