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3篇
法律   35篇
综合类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正> 一、经济法的性质(一)经济法的市场法性质1.近代法的特点在近代市民社会组成的同时,作为支持这个社会的法律制度而产生的近代法(包括公法和私法),是以保障有自由、平等、对等权利的"人"与"人"之间的私有权以及以此为依据的契约自由的法律体系而确立的。在近代国家和近代  相似文献   
12.
法制的概念是法学中广泛使用但解释却极不一致的一个问题.早在五十年代,法学界对法制概念就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粉碎"四人帮"后,法学界又对法制概念作了各种阐述,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展开了讨论.从目前的情况看,各家除了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给法制下定义,因而在许多具体提法上各不相同外,争论比较大的主要是下面两个问题:一、法制概念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一种意见认为,法制概念除包括法律和制度外,还包括立法、司法、守法的全部内容,以及法律意识、法制宣传、法律教育、法学研究等.这些同志认为,把法制概念的内容理解得广泛一些,对各种法律的制定、执行和遵守是有利的.例如,把无产阶级的法律意识视为法制的内容,则我们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关于经济法学体系的理论基础《民法通则》颁布以前,我国经济法学占主导地位的观点是“纵横经济关系统一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既调整纵向经济关系,又调整横向经济关系,并认  相似文献   
14.
当前,经济战线正在推进流通领域的改革,大力疏理流通渠道,以适应商品生产大发展的要求。特别是在中央确定把解决商品流通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作为今年农村工作的重点以后,流通问题已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经济法是调整社会主义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因此,它和客观经济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客观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是经济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它是不以人的意志和愿望为转移的。经济法则不同,它是统治阶级意志在经济领域中的法律体现,是一种主观意志,不过这种主观意志具有一部分人强制另一部分人的性质,也就是一种国家的意志。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无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一致的,因此,作为国家意志的经济法和客观经济规律应该是一致的。无产阶级国家完全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洞察各种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掌握它们的规律性,并把它们正确地反映到法律上来。因此,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前言交通事故特别是汽车造成的人身事故,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而逐渐增加,以往根据民法709条和715条所作的处理,对被害者的保护有许多非常不足的地方。从比较法上看,奥地利于1907年、德国于1908年、法国于1912年、都曾就汽车事故制定了特别法,日本也于1955年制定了汽车损害赔偿法(以下简称汽赔法)。汽赔法的要点是:①关于法律上的责任大致与德国法近似,即对于汽车提供者、驾  相似文献   
17.
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确认的有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由于各种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不同,因而形成了性质和内容各不相同的法律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范围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正>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公正地进行有关访问销售和通信销售的交易及连锁销售交易,防止购买者在接受时受到损害,保护购买者的利益,适当地搞活流通,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法。第二章访问销售及通信销售第二条(定义) 一、本章所谓"访问  相似文献   
19.
国有资产与物权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物权法是民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调整人(自然人、法人,特定情况下是国家)对物(财产)的支配。作为财产权的一类主要形态,除了所有权以外,物权形态还有地上权、耕作权、典权、地役权以及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我国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只注重所有权,不重视所有权以外的其他物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财产上的权利和利益状态将会更加呈现为一种多层次状态,运用物权法特有的方法、手段,对财产权益进行确认和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稳定社会经济秩序。可以这样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法律制度。我国目前虽然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权法,但制定物权法已是我国社会发展所要求的,并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本次笔谈会荟集了近几年从事物权法研究卓有成效的几位学者的论文,对我国物权法的制定及物权法的若干理论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本刊期望能通过包括笔谈会在内的各类学术活动对物权法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法概念国有资产管理法是一个新的法律领域。目前,在法学辞典中还没有集录这一概念。根据国有资产管理立法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国有资产管理法的概念表述为:国有资产管理法是调整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国家与国有资产经营者、使用者之间,在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收益、处分中发生的产权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研究这个概念,要弄清楚下面几个问题:(1)国有资产是指国家依法取得的或者由于资本金投入及其收益、接受馈赠等形成的各种形态的资产。全民所有的国有资产来源于下列渠道:一是国家依法取得的资产;二是资本金的投入及其收益,主要是国家投入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