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谢进杰 《人大研究》2007,8(9):36-39
民主与人权作为宪政的核心主题,深刻凝聚着人类自身的尊严,它们不但是合宪审查的原动力并作为制度构造的主线,更是其制度运作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3.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在中国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缺席审判的方式,有其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和价值基础,应当合理权衡公正与效率的价值需求,充分考虑缺席审判的程序正当性。在我们的刑事诉讼中,如果能够合理设计缺席审判制度并有效规范它的运作,将会解决当前刑事诉讼中存在的某些相关问题。在我国确立缺席审判制度,必须明确缺席审判的适用范围,在合理控制缺席审判的发生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制度设置的合理性,使缺席审判的运作合乎程序正当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伴随刑事诉讼构造不断走向合理,控诉制的发展催发了起诉书功能的完备,起诉书被要求确切提示审判对象,以适应法院审判和被告人防御的需要.起诉书欲有效实现承载审判对象的功能,有赖于对控诉罪行的合理记载,英美法的"诉因记载"和大陆法的"公诉事实记载"是现行控诉制下两种典型的记载方法.中国现行起诉书记载制度则可称为"案件事实记载",实践中呈现一些弊端.完善的思路是,确立围绕特定犯罪构成要件叙述控诉罪行的记载方法,配套以有效排除法官预断的移送方式,坚持诉状主义,构筑合理提示审判对象的起诉书制度.  相似文献   
5.
谢进杰 《岭南学刊》2009,(3):56-61,93
在诉讼模式演变的背后,审判对象的重心一定程度上发生了由“犯罪嫌疑人”到“犯罪行为”的转变,审判对象的性质呈现出在“犯罪嫌疑”与“控诉主张”间的位移。审判对象历史变迁过程给予我们这样的重要启示:审判对象与其所附着的诉讼结构发生着一种内在联系,它只有在趋于理性的诉讼构造之中才能获得合理的规定并有效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6.
伴随司法之社会控制功能的增长以及合宪性控制机制的深度发展,在很多国家,“最高法院违宪审查”作为一术语在法律制度的概念范畴中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宪法法院违宪审查”也作为一项专门宪政制度在诸多国家得到了良好践行。本文以最高法院与宪法法院的违宪审查为主线,从历史、制度与理念层面比较探讨这一问题,并分析我国的违宪审查问题,以求为建构我国合宪性控制机制提供更为广阔的视野与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7.
困境与进路:中国语境下的律师会见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律师会见制度是一项关键的刑事辩护制度。但由于权利受损与程序缺失,律师会见遭遇制度性及操作性困境,因而必须寻求制度完善之进路。观念更新、立法完善和制度改进将为我国刑事辩护走出律师会见的困惑提供理念指导、法律保障和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法治国家,最高法院作为政治组织的角色和意义已逐渐彰显,制度化成为最高法院发展的一个现实课题,这应当为最高法院理论研究所关注。本文将政治制度化的理念与理论引入最高法院的研究之中,通过对一系列制度化衡量标准的具体识别,试图建构最高法院研究的制度化范式。通过对印度和美国最高法院的比较考察,认为制度化是最高法院发展的一个方向,最高法院的制度化进程又受到制度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具体特征。为此,本文提供了最高法院制度化研究范式的一个运用范例,并进一步思考了最高法院研究与制度化范式问题及其对中国最高法院制度化发展与改革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终止刑事案件与刑事追究制度是一项重 要的刑事诉讼制度。笔者在分析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 中终止刑事案件与刑事追究的根据及其程序的基础之 上,探讨了这一制度的原理与价值及其对我国刑事诉 讼制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谢进杰 《法学研究》2007,29(4):96-115
审判对象设定了控审权力行使与防御权利保障的空间,不但规范着诉讼的结构,而且组织着诉讼的程序,成为刑事诉讼合理构造与有效运转的内在依托。审判对象动态运行的规律,体现于从起诉到判决以及从初审到再审两根程序链条,呈现了控诉方起诉时的提示到法庭审理过程的展示乃至变更再到法官判决时的固定的运动轨迹,显示了限制审判范围、规范指控界限、确立防御目标、防范突袭审判、禁止重复追诉等机能。在我国,应当改造现行的诉讼构造,确立一种蕴涵分权制衡机理以及被告人防御权益保障理路的诉审关系,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完善审判对象赖以运行的各个程序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