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法律   12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终止刑事案件与刑事追究制度是一项重 要的刑事诉讼制度。笔者在分析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 中终止刑事案件与刑事追究的根据及其程序的基础之 上,探讨了这一制度的原理与价值及其对我国刑事诉 讼制度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刑事审判的运行蕴含着一个"悖论",在强调不应将被告人当作审判对象的同时又不得不针对被告人进行评价,被告人徘徊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尴尬境地。刑事审判这个场域中交融着实体和程序两种因素,显示了实体法与程序法发生着一种微妙的相互控制,并彰显了刑事程序的内在魅力。刑事司法运作的逻辑是"审判"先于"犯罪"先于"刑罚"而发生,要实现由"被告人"到"犯罪者"或者"无辜者"的角色定位,这是一项理性的事业,在这个空间里面,程序是第一性的,实体是第二性的。因而,永远不要把被告人当作审判对象,实质是一种程序理想,更是应有的理论立场。  相似文献   
13.
“疑罪从无”昭示着被告人主体地位的确立,蕴涵了人权保障的进步理念,然而,它在制度上的确立与实践中的展开却跋涉着艰难的步履。本文旨在从特定的多重视角透视该项刑事司法原则在实践中的艰难展开,揭示落实无罪推定原理和加强人权保障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论审判对象的生成——基于刑事诉讼合理构造的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进杰 《北方法学》2009,3(2):92-109
诉讼模式的演变,揭示了审判对象只有在趋于理性的诉讼结构之中才可能获得合理而有效的规定。在相对合理的三角结构刑事诉讼中,没有起诉,就没有审判对象,审判对象与起诉范围保持同一性。辩护范围与审判对象具有同一性,审判对象集中展现于庭审,却规约着整个诉讼活动过程,审判对象与诉讼构造发生巧妙的相互规定、相互作用。寻求认识一种反思性的刑事诉讼,将侦查行为合法性问题自然纳入审判对象,显示了审判对象范畴在不断走向合理的诉讼构造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张力以及诉讼构造发展的方向。中国的刑事诉讼当务之急是要好好地运用审判对象在诉讼构造中生成与发生作用的原理,合理地改造我们的诉讼构造,有效规范审判对象存在与发生作用的程序问题。  相似文献   
15.
谢进杰 《人民论坛》2020,(3):107-109
基层司法贴近大众生活、植根社会实践,是洞悉社会治理与司法面貌的窗口。我国司法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基层。基层司法改革存在人案矛盾、差异化难题、创新力不足、公信力不足等四大挑战。要围绕当前基层司法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断优化司法制度,推进改革成效,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  相似文献   
16.
从制度原理考察,违宪审查具有模式分化性与制度同构性,并建立在一定理念之上。违宪审查制度构造的理念基础是宪法的高级法观念、宪政理念与宪法保障思想、人权理念、分权理念、违宪审查权力理性思想等;违宪审查模式分化的理念根据在于分权理念的分野、违宪审查权力运作首要价值选择的偏差、以及基于历史背景与文化差异所形成的理念隔阂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宪政实践机制的合宪性审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进杰  石静  王斌 《行政与法》2005,8(11):104-106
合宪性审查作为一种宪政实践机制,蕴涵了宪法的“高级法”观念、自然正义、宪法保障、分权与权力理性、宪政民主、人权保障等思想基础,集中展示它的宪政性与现代意义。为此,应当认真对待宪政生活中的合宪性,当前我国的关键问题不在于应否创制,而在于如何创制合宪性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即将修改的背景下,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是:民事诉讼法的法典体例如何安排如何架构?一部法律的体例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在于:这一设计既要具有相当的时代性与前瞻性,又要切实反映立法法的一般规律与本部门法自身的特质。以此衡量,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法典体例存在重大缺陷。对此重构的基本思路是:民事诉讼法由总则、分则和附则三部分构成,对总则中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分则的布局重新设计、同时涉外部分不再独立作为一篇而是将其融入国内民事诉讼相关部分。  相似文献   
19.
论指令再审     
指令再审性质上是一种审判监督机制,支撑该制度的基础主要是司法系统的等级构造、实质正义的诉讼观、"自治"的审判监督观、"两难"的司法效率观、集体责任的司法机制。现行指令再审的制度设计暴露出深层次的病理,实践效果并不理想,而且诸多程序问题没有得到明确规范。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是废除其中有悖于诉讼法理的制度因素,保留可能发生积极效果且设计合理的制度安排,从制度上控制和保证指令再审发生的合理性,并对其程序问题进行规范完善。  相似文献   
20.
在20世纪,欧洲生成并发展出颇具特色的宪法法院制度,宪法法官作为宪法法院的决策主体承担了保障宪政生活中的合宪性这一重要使命。它们普遍建立了精英型宪法法官体系,通过任命机制控制宪法法官构成,使之具有合理性;同时,它们极力保障宪法法官的独立性,为其提供充分的权利保障及物质支持,并通过严格规范职业行为来保障宪法法官有效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