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毛泽东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对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发表过许多重要论述,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但是,毛泽东在晚年也曾在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问题上陷入迷津,给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影响。实事求是地分析毛泽东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观的特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增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22.
一、“生产方式”含义的三个层次生产方式的一般性。所谓生产方式的一般性,是指生产方式的一般规定,即存在于各种特殊的个别的生产方式中的最一般最抽象的规定性,或者说它是指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和变化中始终存在的规定性。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使用的生产方式的第一种基本含义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方式,具体地讲是指生产方法、技术方式等。  相似文献   
23.
赵学清  陈冠伶 《河北法学》2011,29(10):41-45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作为《京都议定书》建立的三个主要灵活机制之一,旨在推动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投资和技术转移,是一种共赢机制。随着CDM交易日渐发展,法律问题凸显,对CDM交易主体的研究密切关系中国利益,具有很强的法律实践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24.
在马克思著作中,共同富裕是指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基础上劳动者通过按劳分配实现的生活资料平等占有状态。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共同富裕思想在中国的创造性实践和政策性发展。共同富裕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有其特殊的规定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基础之上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现实出发,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初次分配机制和政府再分配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25.
马克思语境中的共同富裕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共同富裕和共产主义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主客观生产条件的分配、资源配置方式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社会所有制基础之上通过按劳分配实现的个人消费品平等占有状态。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社会所有制和生产力高度发展基础之上通过按需分配实现的个人消费品占有状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是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础之上通过市场初次分配和政府再分配形成的橄榄型分配格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富裕通过市场初次分配机制和政府再分配机制来实现。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市场初次分配机制和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就能逐步实现以橄榄型分配格局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6.
深化《资本论》研究有三个维度:一是深化《资本论》文本研究,在理论体系中准确把握《资本论》的基本观点;二是深化《资本论》续篇研究,沿着马克思的逻辑思路探索"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等三个分册的内容;三是深化《资本论》应用研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应用《资本论》的一般规律,发展《资本论》的特殊规律。在三个维度上深化《资本论》研究,可以使《资本论》研究更好地服务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7.
赵学清 《学习论坛》2010,26(2):20-2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理论和现实上存在着双重“悖论”:一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矛盾”;另一重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现实的“矛盾”。要消除政治经济学的双重“悖论”,必须确立资本二重性的观点。资本二重性,即资本既具有和商品货币关系相联系的一般属性,又具有和特定社会经济关系性质相联系的特殊属性。确立和理解资本二重性,可以实现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一脉相承、浑然一体。资本二重性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现代化的枢纽。  相似文献   
28.
赵学清 《学习论坛》2007,23(10):27-31
经济公平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只能联系一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机制来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实现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率的统一,需要联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和再分配来说明。在市场实施的初次分配中,市场公平和市场效率是统一的。但从社会角度来看,市场公平和市场效率又存在着重大缺陷,必须由政府在遵循市场规则的基础上弥补市场的缺陷,实现宏观层面上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率的统一。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实现经济公平和经济效率的统一,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似文献   
29.
最近,学院召开各系教员座谈会,就如何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深入学习和贯彻十五大精神进行了交流和研讨。现将部分教员的发言摘要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30.
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不仅包含着资源配置机制的重大变革,而且包含着收入分配机制的重大变革。收入分配机制的重大变革已经引起并将进一步引起分配领域的重大变化。本文试图在说明资源配置方式和收入分配关系的基础上,讨论我国经济体制转变期间个人收入分配的特点、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