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96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城市是一种社会现象。城市是社会的载体 ,“是前进的主要动力”。①城市是社会变迁的产物 ,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城市化水平是社会化水平的尺度 ,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水准。在城市化水平高的国度里 ,应当高度重视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和普及 ,在城市化水平低的国度里 ,更应当高度重视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和普及。前者着重从治理与发展城市方面研究和普及城市社会学 ,后者着重从兴建和发展城市方面研究和普及城市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是世界各国的必修课 ,是学校的必修课 ,也是政府的必修课 ;还是全民的选修课。城市社会学既不是从经济关系上研究城市 ,也不…  相似文献   
122.
黄楠森撰文认为,德治与法制必须并举,缺一不可。法制建设之所以不可缺少,不仅因为法律可以限制人的行为,防止犯罪,或惩罚犯罪,从而起到震慑作用,而且因为法律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所谓“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但法律的作用是有局限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深层次讲,法律的根据是道德规范。法律就是道德规范的法律化,即以国家权力来强制执行某些道德规范。因此,国民的道德水平提高了,犯罪率和民事纠纷率就会降低,发生了也易于解决。正如孔子所说,法制只能对人的恶行起震慑作用,不能改正人的恶念;德治则能使人抛弃恶念,从而端正行为。不仅如  相似文献   
123.
苦难如黑夜般凝重,孩子们的纯真笑靥依然如花般盛开,是不屈,是勇气,是走向未来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4.
私营企业火灾占企业火灾总数的80.9%,私企火灾死亡人数占企业火灾死亡人数的87.5%。常言道“:民以食为天”,但比“食”更重要的是“民以安为地”。  相似文献   
125.
邓伟志  杨雄 《民主》2006,(6):14-15
第五届“为了孩子”国际论坛前不久在我国上海举行,这是一件关乎人类未来的大事。来自十多个国家的学者讨论的话题集中围绕“为了孩子”,实际上这就是一个政府应当“为了谁”的大问题。孩子是有父母的。孩子的事无不牵动着周围的一群人。为了孩子,就是为了多数;一心为了多数才能真正代表多数。孟子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在当今社会“,善政”者一定要善于把“善政”与“善教”统一起来。有远见的政府会把投资的目光转向孩子,鼠目寸光的政14府才不把孩子放在心上。雄才大略的中国共产党在“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一再强调要“加大教育…  相似文献   
126.
一个人在青年时期能不能就业至关重要. 青年就业,意味着把人的一生中能量最大时期的能量,向社会释放出来,奉献出来.而失业只能说明势能难以转化为动能,使得浑身是劲的年轻人有劲没处使.有劲不能往职业上使,必然向别处使.那后果可就难说了.  相似文献   
12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以狂飚突进的态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在这一过程的城市化浪潮中,全国许多古老的集镇被破坏,它们或消失、或毁坏、或变成假古董。我们对于这种破坏传统文化、割裂历史文脉的现象应该进行反思,并坚决遏制其蔓延之势。有鉴于此,在枫红谷黄的金秋时节,我刊与上海闵行区地方志办公室联合在江南名镇七宝,举办"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脉和集镇保护问题"学术研讨会。我们特选几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予以发表,以期引起更多的共鸣。  相似文献   
128.
邓伟志在《世纪》上撰文说,史学堪称传真之学。不真就不是历史文章。有些史文是符合实际的假话。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有些历史人物对某一事件,可能是先反对,后支  相似文献   
129.
金融危机的两重性:转危为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危机正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在向中国袭来.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既不能惊慌失措,也不要掉以轻心,一定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30.
这些日子,我跟大家一样忧心如焚。但是,作为社会学爱好者,我更多的是忧心思远。我在思考“非典”的典型意义。“非典”是疫之一种。疫,同水、旱、震、风一样,都是灾。不过,这种灾又同水、旱、震、风不一样。水、旱、震、风等灾,均为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而疫,从病毒来讲,是自然的。可疫的这种自然,是人身上的自然,是生理人与社会人集于一身。因此战胜疫有更多的社会因素在里面。“非典”正在引发出一大堆社会问题,唤起人们思考。我们应当拿出当年抗洪的精神来战胜“非典”。同时也应当看到战胜“非典”比战胜洪水更为艰巨。换句话说,战胜“非典”需要用更多的社会学理论“药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