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郝铁川 《法律科学》2004,22(5):12-14
一、缩小人大代表的城乡比例是一个渐进过程我国现行选举法规定了我国人大代表的城乡比例 ,即 :在分配全国人大代表和省级、县级人大代表名额时 ,要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来分析。按此规定 ,农村人口在全国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中的被代表权便只有城市人口的四分之一。例如 ,2 0 0 2年 3月 1 5日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规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 ,农村按人口每 96万人选代表 1人 ,城市按人口每 2 4万人…  相似文献   
12.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是我们党根据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在实际工作中,须着力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逐步由物质资源的优先开发转变为人才资源的优先开发;二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促进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转换;三是着重培养造就大批高层次人才;四是促进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3.
虽然治理理论目前还在讨论完善之中,但它打破了社会科学中长期存在的两分法传统思维方式,即市场与计划、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民族国家与国际社会的两分,它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两者的合作过程;它力图发展起一套管理公共事务的全新技术;它强调管理就是合作;它认为政府不是管理权力的唯一来源。  相似文献   
14.
论逻辑思维与法律思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英国法学家麦考密克和奥地利法学家魏因贝格尔在他们合著的《制度法论》中指出:“法律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通过了解法律行为和法律规范之间的规范─—逻辑联系与它们作为社会现实(即作为实证法)之间的规范─—逻辑关系来理解法律的充满活力的性质。”“法律能动性理论试图对现行法律予以逻辑的重新阐释,以便用这种方式理解和全面描述现行法律。从法律能动性的观点看,法律的有效性取决于法律体系内在的逻辑联系,从而可能承认法律存在于时间坐标之内。”①可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时下流行的法理学论著、教材中,罕有论及逻辑思维与法律思维…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制现代化历程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入手处或着重点何在?不以完备的民法典作基础,进行其他部门法的建设, 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中国能越过从私法到公法、从民法到经济法这样一条法制现代化的基本途径吗?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伊始,江泽民同志圈定了《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作为中共中央1996年第一次法制讲座的题目。2月8日在中南海就此专题举办的法制讲座会上,江泽民同志又发表了《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讲话。江泽民同志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方针。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  相似文献   
17.
传统思维方式对当代中国立法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从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来看,思维方式的差异是构成不同法系之差异的重要原因。例如,大陆法系的民族擅长演绎思维方式,英美法系的民族擅长归纳思维方式。用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来说明各民族法律文化的区别,进而解释各民族社会的差异,这将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方向。本文拟就传统思维方式对当代中国立法技术的若干影响略作探索。  相似文献   
18.
1956 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所作《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报告被公布后,毛泽东对斯大林严重破坏民主法治的沉痛教训进行了一系列独到深刻的总结思考,提出既不要迷信苏联模式,也不要全盘照搬西方模式,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围绕这一主要任务要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国家的专政职能不能取消,但要减少,因为敌人的数量日益减少;对敌专政要依法进行,党和人民都要遵守法律;要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法治,完善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毛泽东的这些思考与举措,对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加强民主、健全法制的思想和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新中国法治史上重要的一章。  相似文献   
19.
论《香港国安法》的性质、成因、特点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中国法制现代化与移植西方法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众所周知,中国法制现代化面临着两个无法回避的选择:一是对西方法律的接受、移植,二是对传统法律的继承、创新。如何处理这两个方面的关系?通常的说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此话并未错,但却无法解决当前的难题:即眼下的中国法制观代化,究竟是以移植西方法律为主?还是以继承传统为主?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性质是由其内部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认清中国法制现代化中移植与继承的主次关系。任何笼统的折衷调和、半斤八两式的回答貌似公允,实则无济于事。最近,有三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