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14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正> 中国儒学与法律文化研究会第2届年会于1993年1月9—12日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的50余位学者、专家出席会议。这次年会研讨的主题是《论语》思想的现代法文化价值。与会学者专家紧紧围绕发展市场经济、扬弃儒家法文化展开了热烈研讨,争论的热点可以简要归纳为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22.
董必武同志1914年考入日本东京一所私立大学学习法律,他提出了“我们中国也需要建成一个有法度的国家”的主张,得到了正在流亡日本的孙中山的首肯,他还提出袁世凯同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违法,在日本带领留日学生掀起了反袁浪潮,中途曾回国参加革命活动,后又于1917年赴日本参加毕业考试。毕业回国后,董必武在武昌开律师事务所,以律师职业作掩护,继续进行革命活动。曾写下“律师应仗人间义,身殉名存烈士俦”的诗句赞扬共产党人施洋大律师。  相似文献   
23.
依法治国是实现“三个代表”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对先进生产力的促进与保障。社会主义法律促进和保障生产力发展的作用 ,可分为间接和直接两种作用。间接作用表现在社会主义法律通过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及倡导精神文明等方面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直接作用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 ,而现代法律则是科技进步的保护神和推进器 ;社会主义法律通过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保护自然环境 ,使社会生产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 ,我国的立法则以不同的法…  相似文献   
24.
<正>各位同学晚上好,非常荣幸来到这里和大家交流关于法律文化的体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是新中国法学的主要摇篮,是中国法学的研究重镇,也是我们法学研究者非常向往的地方。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中国的法治虚无主义和法治浪漫主义。自从1995年提出依法治国以后,我感到当前中国不管是实务界还是学术界,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个是法治的虚无主义,一个就是法治的浪漫主义。我觉得,这是当前中国存在的两种倾向,也是两种思潮。目前中国在实务界,主要是法治虚无主义;而在学界中主要是法治的浪漫主义。  相似文献   
25.
郝铁川 《法学论坛》2008,23(1):37-44
"左"的阶级斗争为纲的法制可以毁灭社会主义,右的全盘西化式的法制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绝对不能走向现代法治,休克疗法式的市场经济也不能带来现代法治;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法制保障,而法治的运行也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支撑;现代法治既要保障穷人的基本利益,又要维护富人的合法利益和创造财富的积极性.中国依法治国主要有五大内容,其关键是实现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良性互动、集中能力办大事和防错纠错能力的双重提高.秩序与渐进是中国依法治国的必由之路.法治是一种时代性和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26.
在过去的一年中,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这是世纪之交党中央向我们理论工作者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更是时代发展的殷切呼唤。我们广大理论工作者一定要抓住机遇,认清形势,把中国的理论创新推向一个新阶段。理论创新是中国加入WTO之后必须采取的应对措施。按照WTO的规定,中国加入WTO之后,出版业中的图书印刷、图书零售、图书批发将逐步放开。1999年中美关于WTO谈判达成协议后,美方公布中国承诺在视听产品方面允许外商通过中外合资合作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分销录音带、录像带、书籍和杂志,其…  相似文献   
27.
韶光流逝,观念更新。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20年来,中国的党和人民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破两个“凡是”的权威,1992年摆脱“姓社姓资”的争论,1997年进而排除“姓公姓私”的非难。三次思想解放贯穿了一条反“左”的主线,促成了社会生产力的...  相似文献   
28.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铁川 《法学论坛》2003,18(1):5-12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因此 ,弄清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意义重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党的领导是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和实施依法治国的动力与保证 ,人民当家作主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基础与所要实现的目标 ,依法治国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坚持党的领导 ,就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 ,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使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就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但决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 ;就要在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实践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民主协商与民主表决相结合、“多谋”与“善断”相结合、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不断提高我党运用民主的水平 ;坚持党的领导与尊重国家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相结合、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相结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实现由主要依靠政策办事向主要依靠法律办事转变 ,不断提高我党的依法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29.
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新中国初期的法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郝铁川 《法学研究》2000,(2):136-153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了中国近代法学留学生与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关系。第一 ,许多近代法学留学生没有跟随国民党政权前去台湾而留在大陆的原因。第二 ,近代法学留学生对新中国的立法、司法和法学教育所作的贡献。第三 ,1957年反右斗争中近代法学留学生对自身生存方式的呻吟。第四 ,1957年反右斗争中近代法学留学生对新中国法制建设中一些错误做法的批评。  相似文献   
30.
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依法治国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中国目前的依法治国是中国特有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依法治国 ,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这一时期的依法治国只能采用渐进的方式 ,谨防欲速则不达的法治浪漫主义 ;在依法治国的途径方面 ,我们可以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 ,先从国家政权体制外的基层组织的依法治理活动抓起 ,然后再从体制外到体制内、从下到上逐层推进 ;在依法治国的动力方面 ,中国不存在一个“中产阶级” ,而是一个农业大国 ,因此 ,依法治国只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