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5篇
法律   1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由和法律的关系,是法学理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现实生活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的一个问题。在青少年的心目中,自由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他们从文艺作品、电影戏曲中,从英雄人物为自由而战斗的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中,知道自由的可贵。但是,他们并不真正了解什么是自由,怎样才能获得和保障自由,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法的“权利本位”的命题,从法的实质意义、形式意义和权利、义务关系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这一命题是不科学的。并结合我国人民法律意识的现状,法的权利说的历史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权利说及权利、义务关系的分析和论述,说明还是倡导“权利与义务一致”有利无弊,符合法的规律要求。但以权利为核心进行研究和建立相应的法理学体系的尝试则是无可非议的。  相似文献   
13.
<正> 法是一种行为规范,以法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是题中应有之义。过去在法学理论上虽然也明确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指引人们应当如何行为或不行为,但基本上停留在已经规范化了的,表现于文字上的——法律规范的研究,而对活的法行为则很少研究;过去虽然也明确指出法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器,起着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但基本上是停留在静止状态作出定性分析,而对法如何调整社会关系,以及社会关系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变化则缺乏研究,原因在于对活的法行为没有开展研究。实际上,  相似文献   
14.
法究竟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还是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产物?在我国法学界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这反映出人们对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关于原始社会氏族制度的阐述存在着截然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对“依法治国”涵义的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依法治国」涵义的再论郭宇昭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确定下来的“依法治国”方略在理论上大体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的论述,二是关于“依法治国”内涵的论述,三是关于“依法治国”运作方面的论述。此三部分相互连结形成完整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与法制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党的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我国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计划经济改为“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意味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各种经济关系都与市场相联系,法律在经济方面的职能也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们的市场行为(以市场为中心的经济行为和与之有关的服务性行为、管理行为)建立和发展社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存在的法都是具体的,不存在抽象的一般的法。法的概念是对全部具体的法的一种抽象,是对法作出最本质的概括,它深刻揭示法的本质属性和特征,为人们认识法的现象及其规律性提供理论依据。列宁曾经讲到:“即使是最简单的概括,即使是概念(判断、推理等等)的最初的和最简单的形成,就是意味着人对世界的客观联系的认识是日益深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