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法律   11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12.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加强对其经纪人的立法刻不容缓。合格的经纪人必须具备:1.有良好的信誉及商业道德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具备专门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取得《合格证》。3.有执照才能从事该项活动。其权利主要有:经纪自由、获得真实情况和请求报酬权。所承担的义务为:  相似文献   
13.
所有的不动产财产权争议.实际上都是围绕着不动产财产权的自由与限制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不动产财产权自由与限制之间必须达列一定的平衡.有限的自由与适度的限制是我们解决不动产财产权冲突的重要指导思想与原则.不动产财产权有限自由与适度限制的模式为:完备的财产权宪法保护与民法保护体系--公共利益、适度国家理念--程序正当和手段合理的行政法与权利对等的私法限制.不动产财产权有限自由原则应遵循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公序良俗与诚实信用原则、容忍义务原则.不动产财产权适度限制原则应遵循宪法审查原则、合法原则、合理原则、比例原则、公平补偿原则.遵循有限自由与适度限制原则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由与限制、公益与私益、公权与私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对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法律性质界定后,提出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在不动产所有权原则、观念、所有权客体、所有权价值取向标准、物权公示方式以及共有理论等方面对我国传统不动产所有权理论的发展。进而指出我国制定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法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不动产财产权自由的公法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不动产财产权自由行使是私法的重要内容与任务。但是,为了避免不动产所有权人绝对行使其权利而妨碍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的发展,妨碍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使,公法对不动产财产权自由给予适度的限制是必要与必须的。公法对不动产财产权行使自由的限制有着深刻的法理基础。国家通过规划法、建筑法、文化古迹与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租赁法、税法等对土地使用、房屋建筑、不动产交易、租赁进行管制,以期调和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间的冲突与矛盾,实现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7.
金俭  张讷  刘登科  马威  卢宁  余飞  马利  刘艳  张岚 《人权》2003,(5):37-39
当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突然袭击中国,在经历了慌乱与不知所措后,我们的政府迅速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然而,痛定思痛,非典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和思考,我们的法律也在这场灾难中经受了挑战与考验。面对非典等紧急事件,我们的各级政府、我们的新闻媒体、我们的公众包括患者如何在法律范围内各司其职,如何在不侵犯个人权利包括患者等少数人权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公众利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私法的重要目的与任务是保护私人财产所有权,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保护不动产财产权。在现代社会,财产权负有社会义务,其行使自由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已成为人们共识。为此,各国私法在对财产权行使自由保护的同时,普遍加强了对财产权尤其是不动产财产权行使的限制,并不断提出更高层次的限制要求。在此过程中,应遵循禁止权利滥用、公序良俗与诚实信用、情势限制与容忍义务等基本原则。只有有限的自由与适度的限制,才能达到社会各利益主体间的平衡,并最终实现社会的公平与和谐。  相似文献   
19.
在反垄断理论中,市场力量或垄断力量是损害消费者福利的反竞争的经济力量。我国反垄断法中以“市场支配地位”的表述涵盖了这两种经济力量。反竞争力量可以通过这两种方法之一来行使,即提高自己的价格或提高竞争对手的成本。市场力量或垄断力量在实质上是相同的,都降低了消费者福利。数字平台经济不同于传统市场,具有双面市场、动态竞争和创新驱动的特征,对传统反垄断认定规则带来了挑战,有必要将反垄断分析集中在实现反竞争力量的方法上。反垄断规则对这两种反竞争力量整合的判断标准是不完整的,未能应对平台经济所带来的创新驱动和实施的自我优待。解决这一困境的路径需要超越传统反垄断对市场力量或垄断力量的分析方法,以更细致入微和多元化的替代分析方法识别垄断违规的行为,以新思路开启对平台经济下市场力量、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规制,提高传统反垄断法在互联网时代的适应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