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通过对"道学五大要素"和"五行相生相克法则"的阐述,并结合它们在领导力中的运用,重点探讨如何运用道学法则进行战略谋划,如何运用"循道定法"与"依法施术"法则进行领导变革,从而揭示道学法则在领导活动中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42.
美国公共管理中政府与非政府组织跨组织整合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事件之后,特别是在次贷危机后,美国公共管理发生诸多变化,美国政府由私有化管理的新公共管理思维转变为实用主义主导思维。通过在纽约、西雅图、印第安纳波利斯、华盛顿等市的实地考察,各种证据表明美国政府、企业和社会三方在社会冲突处理中的角色与功能显著增强:一方面,美国政府增强了公共管理和服务的主动性,参与公共事务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加大了对NGO的支持,进一步发挥民间组织的服务功能,因而在公共管理与服务方面呈现出国民共进的综合治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3.
公安文职制度是一种新的用人制度,目前我国尚处在探索和起步阶段。我国推行公安文职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公安文职人员的法律地位难以准确界定;岗位设置跟不上,易导致新的人浮于事:人员流动性大造成工作衔接不畅;缺乏特殊民警退出机制导致转岗置换难度加大。为此,我国应建立健全公安文职制度的相关法律和制度,采取科学的公安文职人员用人模式和管理方式,并设计多样化的文职人员职业上升通道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4.
“新治理”与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及治理价值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诞生的一种理论,其主要理念是强调主体多元、利益共商、价值中和及社会自治等。实践证明,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离不开“新治理”理念的引入。  相似文献   
45.
社会和谐从纵深角度体现为地方治理、国家治理乃至延伸到全球治理的和谐,因为信息时代已使庞大的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一个局部的骚乱很快就会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影响。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要将地方治理的绩效作为其程度衡量标准。只有负责任的官员与具备积极参与精神的公众怀着共同的愿景共同努力,让地方治理达到或接近“善治”的程度(地方和谐),社会和谐才能得以全面呈现。  相似文献   
46.
随着十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崭新局面的全面深入地铺展,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日臻完善,中国在不经意问便步入了一个伟大而艰巨的历史变革的时代,社会亦由此进入转型期。这场变革在精神领域打下的深深烙印就是传统伦理[1]的崩溃与突变,进而导致社会对新的道德准则的聚合与构建的迫切要求,而“民德”则在这栋新伦理大厦构筑中扮演着实质内容性与基础性的角色,在某种程度上,是否可以这样界定,“民德”不仅反映了时代性的社会精神风貌,而且代表了一种表征性与放射性的社会秩序甚而影射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以及继承与创新的精神。笔者由是论之。  相似文献   
47.
现阶段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最重要的供给主体仍然是政府,而最接近农村的基层政府是乡(镇)政府,故乡(镇)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物品供给中起主导作用。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具有草根性与技术性、学习性与发展性、多样性与边界性的特点。笔者依据一项公共项目从申请到结果评估的流程,把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分为公共需求问题诊断与项目规划决策能力、公共项目申请与资源(筹措)谈判能力、公共服务提供活动实施与生产质量监管能力、公共服务消费矛盾化解与人际沟通协调能力和群众满意度调查与公共服务绩效评估能力五类。  相似文献   
48.
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决策保障机制的研究成果作学理上的梳理,得出国外有关农村基础设施的理论成果主要有: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基础设施供给决策机制的理论、基础设施项目决策机制的理论。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从农村农民需求的视角、国家制度安排的视角和整合这两方面的视角来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决策保障机制。通过文献分析表明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决策保障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前景。  相似文献   
49.
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根据建立的面向服务对象的电子政务需求内容调查体系和统计识别模型,对面向企业和居民的公众服务型的电子政务需求内容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对相关用户的服务内容进行分析与评价,寻找并分析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电子政务需求的重要因素、服务内容和迫切程度,确定用户真正需求和迫切需要的服务内容,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中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采用了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0.
我国面向公众的电子政务需求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需求的角度出发,提出并建立面向服务对象的电子政务需求内容调查体系和统计识别模型,并对电子政务用户(包括企业和公民)的最终需求信息进行采集.从地域、行业、年龄的角度对目前我国公民的电子政务意识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了影响我国公众的电子政务需求的因素,并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研究中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采用了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