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3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新疆是农牧业大区,地域辽阔,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宜农、宜牧,拥有相对优势,但农民的收入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差距呈现拉大的趋势。发挥农业优势,促进农民增收是关系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根本性问题。因此,阐明和分析农民增收难的诸多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是文章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2.
这是一封俄罗斯朋友的来信。自1990年起,格拉奇科夫在莫斯科大学社会学系一直担任主管外事的副主任。他战后出生,成长于苏联社会普通工人家庭,上世纪70年代上大学接受专业教育,80年代初期分别被派往中国北京和原东德德累斯顿工作。苏联解体前后,又先后回到莫斯科大学、列宁格勒大学从事外事工作。20多年过去了,他亲历了苏联的兴衰和苏共的兴亡,将深深的懊悔以及对党和国家的真情埋在心底。2013年12月初,格拉奇科夫陪同中国学者访俄,临别之际,格拉奇科夫特意向中国同志展示了珍藏多年的苏共党证,并与中国同志深情道别,祝愿伟大的中国繁荣昌盛,祝愿兄弟般的中俄人民友情代代相传。不久,格拉奇科夫来信,并附上他那张党证的复印件,表示愿意将原件捐献给中国共产党的同志。  相似文献   
23.
起初,暴政刚刚出现的时候,它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好像挥舞着旗帜,高喊:“我是暴政。滚开,为我让路。我将捏死你们!”但是,暴政很快就会衰老,对自己失去自信,为了维持脸面,它只好找到谎言作为同盟,因为它无力将可怕的爪牙每时每刻放在每个人的肩头。它要求我们服从谎言,要求我们永久性成为谎言的一分子。这就是它所要求的全部忠诚。  相似文献   
24.
国际法在过去20年里的变化已使其成为维护跨国资本的工具.今天,国际法造成并巩固了国际体系中的诸多不公正现象.它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该阶级利润的获得是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弱势群体为代价的.译文试图补充完善马克思主义者在国际法研究中的空白和不足.制定国际法战略是国际反霸事业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5.
正本文拟在厘清"欧洲共产党"概念意义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欧洲共产党的现状及其政治影响,以及欧洲共产党在国际机构中的存在及影响。一、"欧洲共产党"意味着什么?这里所谓的"欧洲"不只是指欧盟(EU),而是包括从大西洋延伸到乌拉尔山的49个国家8亿多人口。其中5亿人口居住在欧盟地区,28个国家属于欧盟成员国,26个属于北约成员国,6个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亚美尼亚、摩尔  相似文献   
26.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来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应有的精神状态,是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内在动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初心使命光荣,是四个自信的根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开宗明义,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党像中国共  相似文献   
27.
本文是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审订的《新加坡的工业发展》一书(《科学》出版社,一九七八年莫斯科版)的第一章,原名为“国家的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28.
编者按:2008年6月11日,原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原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总理)尼·伊·雷日科夫一行四人来华访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陈奎元会见并宴请客人.中国社科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主持了报告会.报告会上,雷日科夫就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刚刚翻译出版的他的新著<大国的悲剧>一书的相关内容做了演讲,并回答了听众的提问.  相似文献   
29.
士兵们: 我们都在一块儿,我不愿意你们中间有人仔细地估计我们处境的危险,以表现自己的聪明;我所盼望你们的,只是勇往直前,不要瞻前顾后,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我们已经被迫而处于这个状况,瞻前顾后是没有用的;我们要迅速地决定,把一切的一切作为孤注一掷。事实上,我们还是处于优势,只要我  相似文献   
30.
斯大林和毛泽东的会晤和谈判通常都是在莫斯科郊外的孔采沃别墅里进行,时间总是在深夜。一张长桌的旁边,坐在首位的是斯大林,依次坐着的是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政治局的委员。毛泽东与主人并排而坐,中间是翻译,其他的中国同志则挨着自己的领袖坐着。桌上总是摆设得好好的:每个位子上有一套餐具,大小酒杯,矿泉水,几瓶格鲁吉亚的低度葡萄酒,但没有伏特加。桌子上还有温室蔬菜做的菜肴。大桌子的一头有一张小食品桌,上面摆着各种菜食。房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