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8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2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7篇
法律   305篇
中国共产党   232篇
中国政治   542篇
政治理论   103篇
综合类   18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这一科学发展观,就要做到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表现在  相似文献   
32.
为了学习、研究、宣传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政党研究中心和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于2004年10月8日召开了"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能力"学术座谈会。与会的专家学者,联系古今中外政党执政的经验教训,围绕我党如何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展开了讨论。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主持会议,俞邃(中联部调研咨询成员、研究员)、张静如(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陆南泉(中国社科院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甄小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学东(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景鹏(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高新民(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高放(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章百家(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主任、研究员)等先后发言。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柳建辉教授提供书面发言,现将会议发言刊登如下(按发言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33.
○这几年,我们常讲“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这个词已经深入人心。现在,党中央又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它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有什么意义呢?李君如: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引人注目地提出了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把这样的发展观称为“科学发展观”。党中央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首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难的是如何解决日趋扩大…  相似文献   
34.
以自然分工为基础的男尊女卑的社会性别关系,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对妇女发展权的赤裸裸的剥夺,参加社会生产是妇女回归社会、获得发展权的开端,在国家的发展政策中纳入性别观点,使妇女和男性一样平等地参与、促进并享受社会发展是实现发展权、进而实现男女平等的重要环节。目前恰恰就在就业、参政和继续教育等和发展权维护有关的问题上,上海妇女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促进、维护和实现妇女发展权,不仅能大幅度提升妇女社会参与的能力与实力,也能大大加快社会民主法制的进程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5.
36.
人格理论是关于财产和财产权的一种重要的理论。人格理论在欧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以康德和黑格尔的人格理论为基础形成了德国和法国的知识产权制度特别是著作权制度的理论基础。由于知识产品是人的大脑的产物,人格理论在运用到知识产权领域具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同时,知识产权的人格理论也面临一些挑战。  相似文献   
37.
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原理论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知识产权法可以被看成是在知识产权人的垄断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一种利益分配、法律选择和整合 ,其本身具有利益平衡机制 ,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从财产权理论看 ,这一利益平衡机制具有充分的正当性。它是国家平衡知识产权人的专有利益与社会公众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公众利益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更广泛的促进科技、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公共利益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38.
违宪审查制度是宪法实施的最重要的制度保证,基于其重要性诸多学者迫切呼吁在我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但综观我国目前的现状,会发现建立违宪审查制度所必须具备的一些因素在我国严重缺失,如宪法的法律性质,宪法的可适用性、完备的释宪机制、良好的宪政环境等等。如果盲目地在我国建立违宪审查制度会导致与宪法体系的一系列冲突和悖论,甚至会颠覆整个宪法体系。因而,在目前我国还不应建立违宪审查制度,应有待于民主政治的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39.
研究社会流动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代中国的社会阶层是怎样演变形成的,社会流动机制发生了哪些变化,社会各阶层今后将怎样继续演化,现有的社会流动机制哪些是合理的,哪些还不合理,需要进行怎样的改革和调整,这些问题都是处于关键时期的我国需要认真研究并关注的. 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是对某个国家或地区同一类社会现象所做的两种视角的分析和描述.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内容、形式、形成的层次和分布形态,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质变过程.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描述社会阶层结构分化中各层次间的互动、动力机制、时空范围、方向和速度,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分化的量变过程.社会分层研究与社会流动研究互为表里,不可或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本调查以问卷的方式,选取 1999年以来由玄武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审理判决的 162名城市未成年犯进行调查,从少年犯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相关规律,找出未成年人犯罪的共性原因,进行理性思考,以求对当前形势下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并为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