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疏离”的宪法安排及其寓意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我国现行宪法上,关于人民检察院的"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的条文规定,存在明显的"疏离",与关于人民法院既行使国家的审判权又是国家审判机关相一致的规定,形成鲜明的对照。正确解析"检察权"与"法律监督机关"规定之间"疏离"的宪法安排的寓意,是健全和完善国家的检察制度,延及国家的司法改革直至国家宪政的整体建设的力度和目标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2.
亚太地区在最近50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变化。首先是经济的强劲发展已使其成为目前世界主要的经济区域。其次是它的政治、社会、传统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日益受到世人的重视。有识之士早已注意到世界文明重心正在"东移"到亚太地区,人们企盼和呼唤的"亚太时代"或"太平洋文明"正在到来。亚太地区特别是其中一些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的显著变化,必然牵动和影响有关国家的宪法及宪制的发展和变化。一方面,有关国家需要以宪法这一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它们刻意追求和实现的经济模式、政治结构、社会设计固定和确认下来;另一方面,也需要以宪法这一最高的法律形式统一整个国家或  相似文献   
33.
到目前为止,我们只在国外的法学著作中看到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法律特征的论述。我国的法学著述在这方面也许还是空白,人们一般把论述的重点放在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上,以及与资本主义宪法的比较区别上,而很少注意到它们的法律特征。而研究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法律特征对于切实保障公民享有基本权利和履行基本义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具有哪些法律特征呢?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4.
当前亚太地区和各国宪法的发展的基本态势及未来展望陈云生一、导言亚太地区在最近50年来,在经济领域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发展。先是北美洲西部经济的发展和美国作为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确定;然后是日本实现"追赶型现代化",挤身世界上七个经济大国的前茅;接着是韩...  相似文献   
35.
我国法观念的基本现状及分析陈云生法观念是整体社会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上层建筑范畴。法观念分为个人的法观念和社会的法观念两个层次。无论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都包括对法的本质、来源、性能及作用的看法;对理解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  相似文献   
36.
启蒙之语义,其中之一是指就社会群体而言,通过普及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使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群体的人们,摆脱先前的愚昧和迷信状态。如果这一过程要经过较长时期甚至几个世纪,学术上和史家通称为"启蒙运动"。中国时下的宪法贯彻实施和宪政建设,尚有种种不尽人意之处,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宪法和宪政是"西学东渐"和"中体西用"的产物,缺乏如西方立宪和宪政那种经历长达几个世纪的"启蒙运动"的教育和熏陶。就立宪和宪政规律以及事理逻辑而言,中国或许真的需要从立宪和宪政最基础的底面做起,补上"宪法文化启蒙"这一历史必修之课。  相似文献   
37.
改革开放30年期间,中国宪法取得了各方面的进步,其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之一,就是其价值目标经过多阶段历史性的调整与转变之后,最终确定了"社会和谐"的终极价值目标.如何实现这个终极的价值目标,就成为现在及今后宪法实施和宪政建设,改革亟待关注和实践的重大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课题.  相似文献   
38.
大赦作为非常规也非极端的政治法律形式和手段,具有其他任何政治法律形式和手段不可替代的价值与功能,大赦作为或应当作为宪法规定的内容和宪政制度,在现时仍有续存或重建的基础和必要。加强对大赦理论的研究,将其形塑成为现代的宪政制度,具有宪法学术的重大意义和宪政实践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9.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治制度 ,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决定的 ,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根源。在近代中国 ,各个阶级、各种社会势力曾围绕建立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提出各种主张 ,做过种种尝试。历史表明 ,无论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还是资产阶级共和制 ,在中国都行不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革命政权建设经验的总结 ,是人民革命的创造性产物。中国人民早在本世纪 2 0年代就在上海、湖南建立了市民大会、农民协会 ,出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芽状态 ;其后在 30年代 ,建立了苏维埃制度 ,在 4 0年代又建立了…  相似文献   
40.
关于反腐败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反腐败是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严重政治斗争,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分析了当前党和国家面临的反腐败严峻形势,认为,腐败最终会危机国家政权;腐败现象已经渗透到公共权力部门;腐败现象已经成为对国家政权现实的、直接的主要危险。认为对反腐败斗争政治性的认识偏差和不足,是反腐败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应大力加强对其政治性的认识。指出,反腐败是一项社会工程,需全党、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