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26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大代表能否参与到公共政策过程中去,影响政策过程,答案是肯定的。人大代表可以通过议案、建议、发言等方式,表达民意,影响政策议程;人大代表也可以通过听取和审议报告(议案),进行大会表决等途径,整合民意,介入政策制定过程;人大代表还可以通过调研、视察和执法检查等路径,督促政策执行,推动民意的最终实现。人大代表在政策参与中的角色是人大代表履职行为的体现,它可以反映人大的运作状况,可以折射现代中国民主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2.
陈家刚 《理论月刊》2009,(7):138-141
从马克思在<所谓原始积累>一文中所阐述的观点来看当代中国的农地制度变迁,可以得到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通过马克思的论述,可以发现,当时欧洲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是一种小生产,它与今天中国农地经营的方式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从马克思在<所谓原始积累>中表述的一些观点出发,可以发现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变迁具有其必然性,其路径的选择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当代中国农地制度变迁的过程将可能存在着更多的阵痛.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来说,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3.
经验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转型带来的权威危机和管理性危机对中国地方政府公共权力结构与功能等方面形成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危机情势,各级地方政府在公共管理的权力结构、制度与技术安排上进行了多项治理创新,通过对地方政府的治理创新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中国地方政府的创新实践推动了地方治理变迁,地方治理正趋于取代地方管理。但是,这种可选择性替代路径仍然是地方政府主导型的,最终起作用的仍然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创新符合整体性改革的发展方向,并将有力地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64.
试论近代中国民主追求的三次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君主立宪政治作为近代中国民主追求与选择的起点,在整个近代中国的民主诉求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民主共和政治作为近代中国的第二次民主抉择,是辛亥革命所要建立的民主模式。五四时期的激进民主是近代中国第三次民主诉求,追求的重点虽是民主的价值、民主的理想,但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方式却使这种追求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度地宣扬民主理想和价值,忽视了使民主走向现实的制度建设,从而用民主的理想扼杀了民主现实。这种民主追求的危险在某种程度上,仍在影响着今天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65.
大学生村官计划行政生态环境的问题与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行政生态学视角来看,大学生村官计划正遭遇或将遭遇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问题.大学生村官计划要想取得预期的政策效应,就须对行政生态环境做出再造和革新.在政治环境方面,设法解决大学生村官政治身份定位不清与合法性资源不足的问题;在经济环境方面,应着力提高大学生村官经济待遇;在文化环境方面,尽力祛除村庄"熟人社会"的排外性,并锤炼大学生村官置身村庄宗族人情网络中的良好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66.
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协商民主要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转向,表明理论与实践更多地开始关注民主的真实性,更多地关注公共决策中的有效参与。多元文化现实是可以用来促进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资源;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是协商民主运作的重要基础;而公开利用理性则是协商民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7.
通过采用“CNKI”数据库收录的CSSCI来源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软件与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和文献资料内容分析方法,本文在分析1998年以来人大制度研究的热点与主题、脉络与变迁的基础上,探讨了二十多年来学术界对于人大制度研究主题的关注与考量。总体上,人大制度研究未来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政治文明研究主题到更加强化党领导人大研究,从民主主题的研究到更加强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研究,从国家治理研究到更加强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