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7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困境与出路——秘密侦查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密侦查手段在侦查实践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然而其本身并未得到刑诉法的明确确认,因此通过这些手段所获取的材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就成为当前司法实践的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只有从刑诉法上明确秘密侦查手段的合法性,进而解决其所获材料的证据能力问题,才是摆脱实践困境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2.
陶杨  刘圣兰 《党史文苑》2014,(10):26-28,35
新中国成立后,邵式平在领导江西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注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工农,强调实践教育,研究学习其教育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第三届北京高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生论坛于2006年9月23日下午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此次论坛由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基地承办。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大学法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参加了本次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是“法律的实施与保障———以《行政许可法》为例”。与会博士生结合《行政许可法》并围绕“法律实施中的问题”和“如何有效保障法律的实施”这两个专题进行了探讨。一、《行政许可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陆伟明认为,《行政许可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4.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关系的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月21日至23日,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首届年会在兰州召开,与会代表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刑事诉讼法修改"主题,就刑事诉讼法总论、刑事诉讼程序、刑事诉讼证据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有的年会论文观点新颖、见地颇深,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深化,以及检察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大有裨益。在此,本刊特选登三篇年会论文,并刊发本刊记者的综述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刑事和解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一直传承下来,但却在重视正规化法制建设的今天受到了冷落。“枫桥经验”作为解放后政法战线的一个典型曾被推广,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但是仍有一些传统观念与现行体制阻碍了刑事和解的进一步发展。因而需通过考察域外的刑事和解来反思中国的刑事和解,并且置身于中国语境之中来加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论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是否应该在国家赔偿中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问题一直是众人争议的焦点。本文在对精神损害作出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的国家赔偿中建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阐述了如何确定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数额。  相似文献   
17.
诉权理论产生于民事诉讼法学,但从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内在关联来看,诉权理论也可成为刑事诉讼法学基础理论之一,刑事诉权与刑事审判权仍是构成刑事审判制度的两个基本要素。在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提上立法日程之际,运用刑事诉权理论来分析我国现行刑事审判制度中的一些制度,我们不难发现在现行审判制度下,诉权不能主导审判进程,诉权与审判权关系失衡。正视这些问题,运用刑事诉权理论指导刑事审判制度的改革,强调诉权保障理念,才能真正理顺诉权与审判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