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4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2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2013年,浙江省明确提出"建设海洋强省"。课题组从用人单位人才开发和使用状况、高校人才培养和输送状况、青年自我职业评价等三个维度进行调查,发现涉海单位当前似乎对人才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但事实上高低两端人才紧缺且引进难;1/5强的海洋产业从业青年离职倾向明显,人才流失现象较严重;全省涉海院校和学科建设在专业"高度"上仍相对滞后,相当部分涉海专业学生专业选择的内在动机不强,对专业就业前景信心不足,人才自我供给后劲不足。由此判断,在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建设海洋强省的过程中,浙江省青年"海洋人才"短缺矛盾依然突出。  相似文献   
32.
青年 《今日广西》2010,(13):54-55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当我们置身于马来西亚,才真真正正感觉到这句俗语的含义——在马来西亚考察期间,因为不懂当地的礼俗,闹了不少笑话,但也学到了很多当地的礼俗,也算是开了眼界。  相似文献   
33.
卷首语     
刊名是期刊的一面旗帜,彰显着期刊的风格、个性、理念和价值追求.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自2014年第一期起,《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名为《青年学报》.在“青年问题社会化,社会问题青年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名恰当其时. 更名是一种继承.1989年至1998年间,作为内刊的《青年学报》是1999年公开出版的《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的前身.《青年学报》始终关注、研究青少年问题和青少年工作,办刊目标是明确、坚定的,办刊风格是敏锐、严谨的.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中国青少年研究界,《青年学报》发出的声音是个性鲜明的.《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名为公开出版的《青年学报》,意味着当年的办刊追求和风格将得到承续.  相似文献   
34.
课题组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召开座谈会、文献研究等多种形式,发现当代青年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青年化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网络等现代传媒已成为马克思主义青年化、中国化的重要渠道。但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待加强和提高。当前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青年化,需要准确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在逻辑和方法上的统一性,纠正长期以来简单生硬的宣传教育方式和学风文风,改革管理方式和体制,仔细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象和任务。  相似文献   
35.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是保障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现有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主要存在定位不够明确、环节不够完善、分布不够均衡等问题,我们应树立正确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构建理念,构建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重点突出工学结合模式下顶岗实习的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监控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6.
高校社团社区服务活动比较深入,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加强,社区服务活动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改善;社区工作者对高校社团活动的总体评价积极,也充满了期待.高校社团要知行统一,接受多元化教育,引导大学生采用立体的方式实现自我教育.高校要为社团建设和社区服务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  相似文献   
37.
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城乡社区发展是值得注意的趋势。青少年志愿者为社区建设和居民生活开展许多服务活动 ,包括环境建设服务、安全保障服务、家居生活服务、成员交往服务、健康文化服务、特殊群体服务等。青少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不仅为社会作出了奉献 ,而且对自我教育、精神完善有积极作用。社区志愿服务有利于培养良好的思想和情感 ,如亲近自然、真诚友善、和睦共处、爱心奉献、助人自助、珍惜生命、维护尊严、激发潜能。  相似文献   
38.
伴随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广东省东莞市的民众在追求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也产生了服务和奉献的愿望,催生了志愿服务,并且形成“三车五行动”的品牌:即文化直通车、健康直通车、普法直通车;青春暖流行动、社区和谐行动、爱心助学行动、社会实践行动、环境保护行动。这些志愿服务品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9.
广东省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省经过20多年的探索,逐渐建立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其主要经验是党政倡导、团青推动、社团管理、公民参与、法规保障、社会支持。广东省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格局是以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指导委员会为统筹、以志愿者联合会为纽带、以志愿者事业发展基金会为支持、以非营利组织和志愿团体为主体、以城乡志愿服务站为基础、以培训研究和评估传播为动力。因此,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要求”,广东省率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0.
广东省中山市社区志愿服务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鼓励广大群众热情参与志愿服务事业。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主要发源地,积累了许多志愿服务的经验教训,也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以下发表的三篇文章,集中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志愿服务的发展阶段及特色,分析了市民对于志愿服务的认知状况,介绍了社区志愿服务的主要项目,提供广大读者借鉴、参考。希望本专栏的文章对于志愿事业的发展壮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