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4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运用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决策保障机制的研究成果作学理上的梳理,得出国外有关农村基础设施的理论成果主要有: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基础设施供给决策机制的理论、基础设施项目决策机制的理论。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从农村农民需求的视角、国家制度安排的视角和整合这两方面的视角来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决策保障机制。通过文献分析表明研究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决策保障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前景。  相似文献   
52.
“新治理”与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治理及治理价值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治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中诞生的一种理论,其主要理念是强调主体多元、利益共商、价值中和及社会自治等。实践证明,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离不开“新治理”理念的引入。  相似文献   
53.
项目制作为中国减贫治理所遵从的基本逻辑,呈现出减贫边际效益递减的内卷化特征。精准扶贫战略背景下,根据精准扶贫的内涵将项目制减贫绩效分为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四个维度,然后在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政府行为、执行者素质、社会参与和行政环境影响减贫绩效四个维度的理论假设,进而构建了项目制减贫绩效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基于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政府行为、执行者素质、社会参与和行政环境显著正向影响减贫绩效,其中精准识别、精准考核维度的绩效受政府行为影响最大;精准帮扶维度的绩效受社会参与影响最大;精准管理维度的绩效受执行者素质影响最大;各个维度的绩效也均受行政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后,就提高项目制减贫绩效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4.
根据邓小平同志“先富”与“后富”和“个富”与“共富”的思想,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这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分配制度上的一次突破,确立科学的分配制度“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五大后的五年中,理论界和政府对于如何调整、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部分,明确提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  相似文献   
55.
大数据在社会舆情监测与决策制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舆情是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公众对社会现实中带有一定影响力的"焦点"、"热点"问题的主观反映或者有明确态度的意见与言论,是群体性的思想、心理、情绪、意见和要求的综合表现,社会舆情通过一定的媒体方式形成并传播,对社会秩序和公共组织的形象都产生重要影响,因而往往受到社会的广泛和高度关注。社会舆情生命周期内从生存、发展、演化、爆发到衰退的过程都是以数据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这些瞬息万变、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构成了最基本的社会舆情内在机理。在大数据技术支撑下,根据过去已经发生的社会舆情分析把握现在、预测未来成为可能。拥有了对社会舆情海量数据占有、控制、分析、处理的主导权,就拥有了社会舆情"数据主权";拥有了社会舆情"数据主权",并将大数据优势转化为预警决策优势,继而转化为应急处置和导控优势,就实现了社会舆情监测、预警决策的科学化,就拥有了应急处置和导控的主动权。因此大数据开启了社会舆情监测分析、预警决策、应急处置和导控的时代转型,以大数据为基础和支撑,探索形成从过去发生了什么(构建社会舆情数据库和案例库)——为什么会发生(社会舆情内在机理分析)——现在正在发生什么(社会舆情监测与分析)——将来会发生什么(社会舆情预警)——如何应对(输出社会舆情导控与营造社会舆情环境等决策方案)的分析路径,必将成为一种新的前沿。  相似文献   
56.
与传统科层制的“条块”统合和“块块”统合不同的是议事协调机构通过“条条”统合的方式实现了县域治理的创新。本研究基于条块关系理论,构建了议事协调机构统合治理的分析框架,并结合对西北H县议事协调机构的案例分析,解析了“条条并举”发包制的运行逻辑。研究发现,议事协调机构通过权威性传导机制、层级协调机制、压力缓解机制、急难事务应对机制形成了议事协调机构特有的统合治理逻辑,逐步降低了县域在压力型体制下所滋生的治理负担。这种议事协调机构的统合治理为县域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障和治理机制的创新。因此,在县域治理过程中,议事协调机构的统合治理的现实功能表现为,通过条条关系的有机整合来弥补依托科层制运行的传统行政发包制的不足,以此助推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