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285篇
中国共产党   256篇
中国政治   324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6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71.
以S省D县为样本的研究发现,律师辩护对案件的实体处理具有一定影响力,尤其鲜明体现在量刑辩护方面。进一步考察辩护效果的形成机制则发现,律师通过多种方式促生辩护效果,但不同方式的效果差异明显。律师会见、举证、质证等辩护方式的形式化与有限性,致使这些活动难以成为辩护作用的主要发挥方式。相反,为人们所忽视的研究、撰写、提出、表达律师辩护意见则为重要的实质性方式。这形成一种表面上的悖论:这种相对有限但却有效的辩护效果,并非以学理上、法理上所主张的应当中心化的辩护方式实现。实证研究揭示了悖论所掩盖的实质:中国式的辩护效果是以中国式的方式达至的。中国刑事辩护的程序性活动方式和实体性结果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特征,中国刑事辩护未来的改革走向可能在于强化律师发表辩护意见的方式,而不能简单沿着对抗化的思路推进改革。  相似文献   
272.
中民 《中国民政》2013,(6):15-15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民政部于6月1日上午在北京西单文化广场举行保护流浪儿童宣传活动,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副部长窦玉沛、北京市副市长李士祥和有关部委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宣传活动.李立国一行详细参观了宣传活动展板,听取了基层同志的工作介绍,慰问了参加宣传活动的志愿者,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向现场的少年儿童祝贺节日.  相似文献   
273.
左卫民 《清华法学》2013,7(5):112-126
2011至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呈现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包括立法的公开性进一步强化,立法过程与内容具有回应性,社会公众参与的主动性、批判性以及参与形式的多样化。这表明刑事诉讼立法开始从国家意志的单方展现演变成各方(包括公众在内)广泛关注并积极参与、博弈的社会工程,甚至昭示一种意蕴深远的立法新模式正在成长。此图景的形成与我国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变迁紧密相连,其问的逻辑深藏于此。作为一种正在成长的新型立法模式,它还存在诸如参与不平衡、沟通不畅、专业理性欠缺、公开化程度不够等问题。未来应该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以促进这种新型立法模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74.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2011年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的轨道,并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这是根据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做出的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275.
在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企业员工因岗位和环境的变化,思想理念的碰撞在所难免。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约束、激励作用,统一员工思想,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责任感、使命感,才能顺利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首先,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提高企业员工的归属感。企业的兼并重组引发部分员工思想波动而产生失落感,如不及时疏导,重组工作可能受到抵制,导致延缓或无法进行。对此,除了对员工进行法律、政策和企业制度教  相似文献   
276.
世纪之交,回首过去前瞻未来,观照现实创新理论已蔚然成风。乘此东风,我们就法院制度的改革及其现代化问题略作探讨。近些年来的中国政治实践业已表明,现行法院制度的机制性缺陷及其积弊构成了中国迈向法治社会的制约"瓶颈",改革法院制度,实现司法的现代化,已成为举国上下之共识。然而,对于法  相似文献   
277.
正一位洋面孔,身穿印有"镰刀与锤头"的T恤,头戴写着"抗战老兵"的帽子,脸上总是洋溢着阳光般的笑容,因为崇拜毛主席,喜欢中国,喜欢中国文化,不远万里来到举目无亲的中国,在担任外教的同时,他还做了许多好事,被人们誉为"洋雷锋"。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潇湘友谊奖"。这个外国人就是湖南文理学院的外籍教师——詹姆斯·艾瑞·艾金顿(James Elroy Edginton)。今年3月,记者专程来到湖南常德,采访了詹姆斯和他的中国妻子李锡玉。  相似文献   
278.
迈向实践:反思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知识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左卫民 《中外法学》2011,(2):395-414
当代中国刑事诉讼知识体系呈现出四大特征:首先知识内容过度理想化。其次,而这一点与提供知识的生产者主要是法学家密切相关。再次,这必然会导致研究方法从"元理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并以演绎方法推演出具体的刑事诉讼制度、规则,从而构建的刑事诉讼知识有一种自治性、系统性特点。最后,如此背景下的知识必然是功利的、实用主义的。中国刑事诉讼知识的这些特征与中国刑事诉讼研究带有强烈的非实践性和意识形态性有着密切关系。要突破现有知识格局,则必须调整现有的研究方法和视野,亦即:首先,需要包括实务者和法学家在内的多元知识提供者;其次,研究方法要关注实践,注重归纳、经验与实证,同时保持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心态,建立一种可争论、可反驳的刑事诉讼理论。再次,在生产目的上要求理论与实务并重,在内容上要求以本土中国为关注语境,从而构建中国刑事诉讼理论。  相似文献   
279.
随着高等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改革步伐也随之加快,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要求,为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采用何种教育方法使学生能有效地获取更多信息,活跃课堂气氛,成为高等校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在动物生物学中引入讨论式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280.
医疗损害鉴定制度存在二元双轨制,导致医患纠纷不能有效解决,应完善我国医疗损害纠纷鉴定制度。一是建立统一的医疗损害鉴定制度;二是立法上明确医疗损害鉴定结论应接受质证;三是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