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60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爱情的味道     
少女白皙纤细的手灵巧地削去苹果皮,然后切下一大片.优雅地将之夹在腋下。用不了多久,这片带着体温和体香的苹果就会被送到她的心上人手上;在传统的巴尔干舞会上,年轻男士邀请心仪的姑娘跳舞前,会把干净的手帕藏在腋下吸汗,等到一段曲子结束两人休息时.再把手帕取出来为姑娘扇风……听起来匪轰所思?这些都是真实存在过的求爱手段。在伊丽莎白女王时代的英国.用自己的体味吸引异性非常流行且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2.
语言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天赋。科学家认为语言由四个部分组成:声音、意义、语法和语言的使用。人若想说话,必须首先把声音组合成单词,再将单词组合成短语和句子。我们每天都在利用这无数种可能的排列组合来精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63.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对涉罪的未成年人,司法机关可以就其成长环境、教育环境、家庭监护条件等情况进行调查。由于社会调查材料在实践中适用的广泛性和混乱性,学界和实务界对此的认识比较混乱,有"品格证据说"、"鉴定意见说"、"量刑事实说"、"法庭教育材料说"等观点。本文意在剖析社会调查材料的本质,挖掘其特有的诉讼价值,以期更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4.
虚实之间     
微软公司于北京时间2015年1月22日凌晨发布了其最新产品Windows 10,但受到公众更多关注的却是同场发布的另一款产品——Hololens全息眼镜,几乎抢了Win10的风头。Hololens的外观看起来像是一副滑雪镜,戴上后可以让用户看见现实场景中叠加的数字3D影像,是一款典型的增强现实设备。所谓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简单而言,源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却又有所不同。当下,如果你还不知道什么是VR或AR,那可真有点out了。今天让我们来说说,为什么这两种技术这么火。  相似文献   
65.
正马斯洛的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提出近百年,近来硬是被中国网友演绎出了第六层——Wi-Fi需求,而且位于生理需求之下,意即比生理需求更基础更重要。这或许有点夸张,但无线通讯已经变成水、电一样的基本生活必需品已是不争的事实,正所谓:"再省不能省Wi-Fi,再穷不  相似文献   
66.
有一种说法是,世界是由懒人支撑的。创造了"阿里巴巴"神话的马云对此的解释是:"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如此想来,聪明而有格调的懒人们的确是推动世界进步的重要力量:人们懒得走路,于是制造出各种交通工具;懒得爬楼,于是发明了电梯;懒得每次去计算,于是总结出了数学公式;懒得出去听音乐会,于是购买了唱片、磁带、cD和MP3……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其中最受广大人民群众爱戴的发明之一,大概就是遥控器了。  相似文献   
67.
国产的垃圾分类机器人什么样? 目前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过亿吨,占世界垃圾总产生量的26.5%,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就算每个人都有垃圾分类意识,让所有人把每样垃圾都精准区分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在大量的垃圾中分拣出可回收物、有毒物品仍然是一项不得不进行的工作.按照正常的工作量来算,人工分拣垃圾每人每天只能处理...  相似文献   
68.
对一只哈密瓜进行全方位扫描,再用石膏粉混合粘合剂为原料,一台名为“3D打印机”的神奇机器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复制出一只逼真的“石膏哈密瓜’.连表面的纹路都分毫不差,看上去难辨真假。  相似文献   
69.
论行政合同中的行政优益权及其法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手段,符合了现代行政的理念和要求。而行政合同的"行政性"特点必然要求行政主体在行政合同中享有行政优益权,但行政优益权必须受到法律的控制,否则会导致行政合同"遁入行政命令",致使行政合同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70.
法官阐明是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组成部分,辩论主义是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核心内容。二者关系的核心在于法官阐明是对辩论主义的一定程度的限制和补充。法官阐明与辩论主义的有机结合,对于理顺法官与当事人之间在民事诉讼中的分权与制约关系,实现民事诉讼公正与效率的价值目标,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审判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全和完善法官阐明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