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371篇
中国共产党   264篇
中国政治   350篇
政治理论   52篇
综合类   8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02,(12):40-43
李宗仁归来已是30多年前的事了。当年此事曾轰动一时。“文革”开始后,随着《一只绣花鞋》手抄本小说的广为流传,有关李宗仁归来的话题又被重新提起。因为这部小说把  相似文献   
12.
证明标准与刑事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关涉治理的学问,法学从来就不是纯粹哲学的绝妙搭档,毋宁说昨日主要是政治学的密友,今又与社会学颇有亲缘。左、周二君在本文,力图诠释作为刑事司法规则的证明标准及其变化之蕴涵,对此可谓心领意会,他们既未固执于本体论的玄宏叙事,亦不满足于“人权保障功能”的简体抒情,而是从司法权术这一向度来审视之,对于证明标准由绝对真实论向相对真实论(或曰经验性证明标准)的这一转向,就其之所以被现代社会合法化、有效化,进行了一次细致、缠绵的知识社会学意味的“解密”。他们认为,经验性证明标准本身作为一种可能性艺术和审慎的实践智慧,是不断追求社会控制的有效性的权力程序的政治回应,因此与多面向的刑事政策互为纠缠,并深陷于刑事网络双重化,即在犯罪/刑罚这一对范畴之外再加上危险性/安全措施这一对范畴的情境中。作者附带盘查了中国刑事司法的有关问题,比如强调客观真实、缺乏证据生成机制等,总体上而言缺乏对案件区分处理的平衡技术;之所以造成这种状况,除了意识形态之苛求外,欠缺必要的社会技术条件也是主要原因,例如程序控制、有效组织的法纪社会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左卫民  万毅 《中国法学》2003,(4):136-147
从现代化理论来看 ,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型刑事诉讼制度向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转化的历程。传统型刑事诉讼制度与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之间在程序理念、结构以及运作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异。对于这些基本理论问题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中显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正是这种认识上的误差 ,导致了改革目标的错位以及改革路径的错误选择。据此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目标应当定位为建立现代型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邱兴华“7·16”特大杀人案件审判的前一天,陕西省安康市中院刑事审判庭庭长蔺天明介绍,“此案的庭审将通过安康电视台进行直播。但到审理案件的2006年10月18日上午11时许,电视台突然接到有关部门通知,暂停直播准备,改为录像播出。  相似文献   
15.
论法官的知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目前正在推进司法活动专门化的进程,受社会的变化、法官与学者的作用以及国家策略等因素的影响,法官的知识也必将发生结构性的变迁。现代社会中法官的知识对法官及社会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法官知识的转型过程中,在关注法律专业知识的同时,不应忽略法官的生活知识及生活理性。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紧紧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实现“三个转变”的战略要求,大胆探索实践,创新管理体制,加强基层民主,强化社区职能。完善服务体系,创建多功能信息系统,谋求社区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社区建设水平。积极促进农村新型社区的根本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中央和民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本期“和谐社区建设”专版择要刊登成都市民政局及该市锦江、青羊、金牛、武候、成华、双流等区县各具特色的经验和做法,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方式和技术手段,最高法院的出版物通过承担一定的功能(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对于最高法院审判职能以及其他延伸职能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反馈的信息来看,最高法院出版物的积极效果较为明显。最高法院出版物的生成及其规模化运作,同中国特定的政治控制模式、法院管理体制和法院制度的转型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最高法院出版物的运作在一定程度上与审判独立原则存在矛盾和冲突。虽然如此,最高法院出版物仍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8.
历史研究贵在求真,历史论著的价值和生命,就看能否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历史的本质。1989年7月,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朱成甲著《李大钊早期思想与现代中国》一书,与李大钊研究的其他论著,尤其是早期思想研究论著相比,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在求真上狠下功夫,因而在再现李大钊早期思想的真实面貌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他突破了以往研究领袖人物时以成熟期的思想来规范其早期思想,从概念和想象出发,或孤立地就思想论思想的方法,坚持从客观的事实出发,摆脱一切成见的束缚,在认真研究原著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尤其是联系与李大钊思想直接相关的具体环境和人际关系,进行反复深入的研究,从而弄清了多年来未曾弄清,或尚未研究过的一些重要历史事实和重  相似文献   
19.
司法判决书制度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现代诉讼过程一般以法院作出判决而宣告终结。判决书作为最重要的司法文书,无疑应受到充分的重视。然而法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尚较薄弱,有必要进行深入的探讨。现代各国的司法判决书制度,都具备两个根本性特征。 (一)判决附加理由说明在大多数国家的司法判决书的构成要素中,不仅包含了法官对事实的认定以及依据法律作出的相应处理决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事实认定  相似文献   
20.
针对妇女的暴力以及社会性别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与性别 (sex)概念不同 ,社会性别 (gender)概念 〔 1〕 表明 ,社会性别的区分并非“自然”形成的 ,它是男女定型角色或社会对于两性差异的认知的结果。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女权主义法理学运用社会性别概念作为分析工具 ,超越了 60年代追求形式平等、倡导“社会性别中立”范畴的局限 ,转而质疑传统的社会性别中立目标 ,指出由于存在性别盲点 ,致使自 1 9世纪以来的妇女运动非但没有提升妇女地位 ,反而使妇女处于更糟糕的境地。社会不平等的现实———女性贫困化、就业歧视和不平等的报酬、对妇女的暴力 ,都印证了形式平等不能产生事实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