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10篇
中国共产党   97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83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中间阶层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与和平转型的中坚 人类社会的发展,自进人阶级社会以来,经历了大约5000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都是以农业为主体,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个体化小生产为依靠。那时社会的阶级结构就已经是葫芦型,即底层的劳苦大众占绝大多数,上层的统治者占少数,中间存在着一个数量中等的中间阶层,如中小工商业经营者、中农、从事行政管理和文教工作的族群等。这个中间阶层承上接下、安上抚下,使“葫芦”能较稳当地伫立,而不至于东倒西歪倾倒下来。  相似文献   
22.
高放 《理论探讨》2012,(3):168-170
“始作俑者”是贬义词,不宜用指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创始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内容创始人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提法创始人,这是两个概念,不宜混同.马克思主义理论首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但是马克思从未表示过他的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协同马克思创立马克恩主义理论的恩格斯,有过马克思主义含有三个组成部分的思想.列宁第一次明确亮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提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十几个组成部分,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何说明和表述,有待进一步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有待进一步深刻阐明.  相似文献   
23.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左"的思潮甚嚣尘上,中国改革事业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在此历史紧要关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自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20年来,每当党的执政理念有所发展创新和党的方针政策有所调整之时,就有"左"的暗潮涌现;每当右的思潮如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抬头,也就会激起"左"的暗潮对之口诛笔伐。这种情况总计有四次之多,分别发生在1995~1997年,1998~1999年,2001~2005年,2007~2008年。由于"左"的思潮在中国根深蒂固,所以今天重温邓小平提出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英明论断,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一、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是对象和性质都不相同的两门科学政治学与科学社会主义这两门科学同现实生活联系很密切。科学社会主义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的指导思想,是指引全世界走向社会主义的科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科学。但政治学与科学社  相似文献   
25.
苏东剧变,世界上的社会主义国家有11个改变了性质,现存的5个也在体制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在政治体制方面,改革面临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传统的苏联式的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影响犹存,并且仍具有"正统"的色彩.这种情况,在目前5个社会主义国家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甚至很严重.社会主义各国应该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兴利除弊,以创新的精神开创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新路.  相似文献   
26.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全球化的消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放 《理论探讨》2002,1(1):1-6
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在历史上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 ,同时也造成了重大的灾难。资本主义现代化、全球化的第一个浪潮产生了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浪潮形成了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第三个浪潮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从世界历史进程来看 ,存在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现代化、全球化的对接、对应和对比、对立的消长关系 ,我们只有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对内改革僵化的权力过度集中的体制 ,对外向资本主义世界开放 ,参与全球化进程 ,才能实现对接和对应。  相似文献   
27.
从政党政治的特性看苏共的兴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期实践来看,政党政治具有公开性、群众性、竞争性、选择性、轮替性的特征。苏共遵循政党政治的特性而成为了执政党;由于背离政党政治的特性而走向亡党亡国。由苏共教训看来,现代政党政治的特性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本性,它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不可背离的共性。  相似文献   
28.
从苏共兴亡看政党现代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共产党的兴亡给人留下了太多的思索。本文从苏共是怎样符合现代政党政治特征而成为执政党的 ,苏共是怎样背离现代政党政治的特性而亡党亡国亡制的经验教训中 ,得出共产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站在时代前列实现现代化。  相似文献   
29.
应当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二、三次飞跃?———同于幼军同志商榷高放于幼军同志在百忙中还专心理论研究和著述,非常难能可贵。他主编的“邓小平理论与广东实践研究丛书”(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版)一套12本,理论紧密结合实际,以广阔的视野,全方位地...  相似文献   
30.
《社会科学报》2月22日第193期刊登赵春明同志的《谁先提出劳动竞赛主张》,发表了与恩格斯不同的看法,引人注目。恩格斯于1844年说过:迄今“只有傅立叶一人”对劳动竞赛“作过一些说明”。作者却指出:在傅立叶之前,“早在18世纪中叶”,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马布利就已经提出了未来社会实行劳动竞赛的主张,并且引用他于1789年(这该算18世纪后期,而不是中叶--笔者注)出版的《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书中关于要把劳动竞赛的奖品授予优异的农夫、牧人、工人等七种人的一段话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