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7篇
中国共产党   33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人口动态对微观和宏观经济均有较大影响,对降低人口出生率、稳定人口、减轻贫困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成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后既面临着新的人口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应抓住人口视窗这个机遇,应对好与此相伴生的挑战,迅速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62.
从首例“男男强奸案”司法裁判看刑法解释的保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东 《当代法学》2014,(2):38-46
我国首例"男男强奸案"的司法判决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刑法解释的保守性命题,值得刑法解释论予以深入检讨。"文本原意"应当获得刑法解释论的充分确认,并将其作为入罪解释时不可逾越的刚性底线,以有效杜绝司法上犯罪化现象。刑法解释论上,"法律漏洞"可以划分为"真正的法律漏洞"与"非真正的法律漏洞"、犯罪化功能性的法律漏洞与非犯罪化功能性的法律漏洞。在现代刑事政策理念下考量真正的法律漏洞时应注意区分其政策功能属性,犯罪化功能性的法律漏洞不准许通过刑法解释加以司法填补,而非犯罪化功能性的法律漏洞则可以进行刑事政策考量并准许通过刑法解释加以司法填补。承认、发现刑法漏洞尤其是真正的刑法立法漏洞,然后通过修订完善刑法立法以填补刑法立法漏洞,而不是通过刑法解释技术来对刑法漏洞进行司法填补,是实现良法之治的基本要求,也是刑法解释的保守性所内含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63.
在我国传统的“公民有自由、媒体归国家”传播管理机制之下,“体制外”的自媒体比较能够获得民众认可,这是形成“网络大V”被视为“意见领袖”的深层根源,也是我国对新媒体行为缺乏规制并引发较多问题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刑法体系对于滥用媒体自由行为的规制具有明显不足,司法适用中对滥用媒体自由行为的入罪解释也存在不当扩张的问题,因而立法与司法两个方面均需要完善。在适当保持对媒体自由行为予以宽容的前提下,应同时加强对严重滥用媒体自由行为的处罚制裁,但不能主要依赖于刑法,而应通过加强和完善包括刑法和行政法等在内的法律体系的全面完善,当前宜将行政法的立法完善和刑法司法的审慎克制作为重点.以恰当权衡保护公民言论自由与维护网络秩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4.
论作为犯罪客体的法益及其理论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关于犯罪客体问题,理论界存在大量分歧意见,提出了众多不同观点。就其合理性而言,法益说比较妥当,即犯罪客体,应当是指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由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法益。法益犯罪客体的存在根据主要在于:法益说深刻揭示了犯罪之所害的实质;法益说切合了现代民主政治和人权观念的新发展;法益具有其特殊的机能;法益说完全切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但是,法益理论本身也面临许多挑战与悖论;尤其是法益的价值构造与价值取向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5.
魏东 《北方法学》2013,7(1):60-66
以刑法修正案形式规范劳动教养具有可资借鉴性、相对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我国劳动教养是具有保安处分性质的人身强制性预防措施,可以借鉴国外保安处分制度的法理与实践,以契合我国劳动教养法治化的基本需要。关于劳动教养改革,我国学界目前提出的劳动教养完善方案中,劳动教养独善其身的小修方案具有比较突出的相对合理性。《刑法修正案(八)》比较好地完成了作为保安处分措施的刑事禁止令的法规范设置,其为以刑法修正案形式规范我国单项保安处分措施提供了立法经验,而劳动教养无疑可以成为这种立法经验的"第二块试验田",因而我们有充分理由期盼近期制定出台刑法修正案,以有效实现由刑法规范劳动教养制度的设想。新的刑法修正案应当以实体法与程序法内容相结合的规范形式,确立兼具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的劳动教养法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66.
刑事立法政策,是指在刑事立法领域中所奉行的基本刑事政策和具体刑事政策的总和,其构成要素包括刑事立法政策客体、刑事立法政策主体、刑事立法政策行为、刑事立法政策环境四项。我国现阶段刑事立法政策价值权衡的基本立场,可以概括为"三大一小理念"和"两个至上理念"。刑事立法政策在国家整体刑事政策的整合功能、导向功能与调节功能三者之间必须进行某种功能整合。刑事立法政策能直接指导刑法立法和刑法修正。刑事立法政策的具体内容在基本层面上具有综合指导刑事司法政策的意义,且能间接校正刑事司法和刑法解释的具体活动。  相似文献   
67.
公安机关违法追缴赃款赃物及退赃的现象源于对赃款、赃物的曲解,源于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对其职权不够清楚,另外,还源于<刑事诉讼法>本身的不足以及公安民警的一些错误的传统思维和办案习惯.杜绝公安机关执法中的违法现象,有多种积极的措施,即应努力转变观念,弥补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法等.  相似文献   
68.
论雇佣犯罪及其刑事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雇佣犯罪的概念与特征 雇佣犯罪,实即借用经济学上“雇佣”概念以表征某种特定情形的犯罪现象(形式)。所谓雇佣?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版1988年版第400页)的解释,雇,即出钱让人给自己做事,如雇工,雇保姆;雇佣,指用货币购买劳动力。出钱的人称雇主,出力的人叫受雇人。以法律上考察,雇主与受雇人通过自由协商并达成一致协议后,雇主与受雇人  相似文献   
69.
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的食品罪魏东1993年12月16日,震惊全国的四川省什邡县不法酒商制售假酒案,由四川省德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了公开审理,查明:被告人刘帮云,原系四川省什邡县某粮站职工,1993年8月承包该县云西镇槐树村酒厂后,聘请其同学黄开洪搞...  相似文献   
70.
盗窃摩托车索款的行为为如何定罪魏东,魏小红1994年1月1日晚11时,张某跳舞归来,将一辆进口摩托车(价值2.1万元人民币)停放在宿舍楼入口处。当晚11时50分,张某发现摩托车被盗,并在现场发现一封恐吓信,其内容是要张某于次日晚11时带现全1万元到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