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0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84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5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篇
法律   320篇
中国政治   402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2篇
  196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292.
293.
294.
295.
裁量基准的制度定位——以行政自制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裁量基准在我国行政执法实践中的发展,亟待从制度层面对裁量基准的性质、功能和边界加以合理的定位。在行政自制的视角下,考察各地所推行的裁量基准实践,裁量基准在性质上应当被看作一种行政自制规范。它对裁量权正当行使的自我控制功能,主要是通过情节的细化和效果的格化技术,来达到对裁量权的限定、建构和制约。然而,裁量基准作为一种规则化的自制,亦有其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对此必须在制度设计上充分把握三个方面的平衡,即在羁束与裁量之间的平衡、规则与原则之间的平衡以及自制与他制之间的平衡。有必要倡导一种功能主义的行政自制观,以此推进中国行政法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296.
香港与内地在逃犯移交问题上长期处于无法可依且不对等的状态。先例模式从两地移交逃犯的现状出发,将遵循先例原则引入移交逃犯模式的构建中,以个案协商为基础,并赋予协商结果以先例效力。先例模式利用现有法律,实现事实移交。它是一个过渡的模式,为两地最终签订双边协议创造条件。先例模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先例的确立机制、先例的适用机制和谈判主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297.
298.
本文分析了1985~1993年间美国对日本直接投资挑战的应对。文章借助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二代学者创立的利益—制度分析框架,从国家、国内以及国际三个层面阐述了美国的应对之道。美国联邦政府、州以及地方政府在对待日本直接投资方面有着不同的目标函数。对联邦政府而言,保持国家安全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协调的相对获益考虑,是其对日本并购性直接投资采取严厉措施的主要原因.而对州及地方政府来说,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等经济方面的考虑,则是其欢迎日本直接投资的主要动因。在国际层面上,日美跨国公司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并由此在乌拉圭回合催生了国际直接投资制度。日美两国政府和各自的跨国公司试图通过国际制度来协调两国利益冲突,并通过建立国际性制度来扩展其利益。  相似文献   
299.
核武器通过对威胁能力与威胁认知的修正对同盟建立产生影响。核武器及其拥有国的数量影响同盟的结构样式和结构变动。核武器拥有、部署及威慑功能的变动持续塑造同盟参与国对威胁的认知,从而影响同盟参与国的对外政策。同盟内核保护的明确性与可信性、核武器功能及部署的分享与分工、国际核安全机制的构建,都将影响同盟的内部互信。综观朝核问题对日美同盟的影响:日美同盟参与国对外政策的不协调为其表,日美同盟内互信的动摇为其中,日美同盟结构的进一步"平等化"为其里。  相似文献   
300.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risis of the Jamaican peasantry. Jamaica's peasants are struggling against pressures old and new, with the burden of their spatial inheritance magnified by a withering state, rising food imports following trade liberalisation, and oft-conflictive social relations. It begins by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of the peasantry after Emancipation, emphasising the unevenness of the landscape and the tensions between individualism and cooperation, before describing the protracted process of de-peasantisation, which has sped under structural adjustment reforms. Current condi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 are assessed through the insights and experiences of peasant farmers situated on the periphery of a plantation landscape. Ultimately, the future of peasant farming in Jamaica is seen to be bound up foremost in the struggle for land reform, and it is hoped that the current de-stabilisation of the plantation system will provide a new window for historic chan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