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1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7篇
工人农民   30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0篇
法律   535篇
中国共产党   110篇
中国政治   463篇
政治理论   90篇
综合类   8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283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时移世易、变法亦矣,不变则废。法律制度作为社会大变革的制度因素,自然会随之发生巨大的转型,冷静梳理中国社会与中国法律的变迁过程,发现二者间的关联互动脉络,寻求动静之中的和谐,动中求稳,变中求中,将有助于适合中国的法学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城郊村庄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素质较高,可资利用的模式较多,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农村地区的特殊性.大力推进城郊农民市民化是城郊村庄开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因此,要统筹城乡规划,在生存空间上融入城市;全面提升农民素质,在文化上增强现代市民意识;协调各项政策安排,在制度上与城市相衔接,才能全面推进城郊农民的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3.
近年来,国内一些涉侨单位相继开展了未建交国家华侨华人社团的联谊工作,推动了我国与这些未建交国家之间的民间交流与良性互动.这无疑有利于促进未建交国家朝野对中国的了解,进而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随着联谊工作的深人开展,如何认识其现实和深远意义,已经成为许多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本文谨以笔者初步的探索与思考,为方家提供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194.
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必须从健全和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的措施和办法、岗位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机制、未聘人员安置管理制度以及切实保障事业单位人员的切身利益几方面入手,以确保改革扎实平稳和富有成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195.
吴云 《行政与法》2009,(5):72-74
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是行政执法机关开展工作的基本保证.正确地认识和研究行政执法环境问题,创造和建立良好的行政执法环境,对保障公正执法、依法执法,推进政府依法行政,实现依法治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6.
行政诉讼和解制度是近年来行政诉讼领域讨论较多的话题,从我国目前的法治建设状况看,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暂缓建立这一制度,待条件成熟时再予以确立实行。  相似文献   
197.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对今后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主要目标.明确了主要任务,绘就了一幅美好的蓝图。这个规划不仅仅关系到“十二五”.更加关乎后十年,所以.这五年是承前启后最重要的时期。我们必须全面准确领会五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  相似文献   
198.
白马京 《中国司法》2008,(11):50-5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本质、最核心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劳教人民警察队伍建设,就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科学发展观运用渗透到队伍建设中,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中心,深人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才能使我们这支队伍永远保持生机、活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99.
家庭结构及其变动和人们的死亡观念是理解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的关键因素。婆媳关系和夫妻关系及两者变迁所呈现出来的双重失衡状态,使得处于劣势地位的已婚青年女性容易走上自杀之路。人们相信死后还有一个存在的世界,并认为在死后的这个世界中,能够看到对造成她们自杀死亡者的惩罚,因而,自杀成为已婚青年女性寻求救助的一种手段。在这两大因素背后,更为基础的社会实践推动了自杀的产生。社会实践现场中自杀后的一系列表达是构成农村已婚青年女性对自杀死亡后进行想象的现实基础。现实生活中这种社会实践的上演与习练,会通过女性意念的投射与模化映置到未来的自杀实践中。  相似文献   
200.
青少年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心理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变化,青少年受威胁的因素也发生了变化,并且越来越有可能陷入非传统安全的威胁之中.本文针对非传统安全威胁对象的个体化倾向所导致的青少年成为主要受害群体这一突出问题,提出应依据青少年自身特点,挖掘应对威胁的心理弹性,以期消除对非传统安全的恐惧,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