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74篇
  免费   1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52篇
工人农民   149篇
世界政治   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4篇
法律   1478篇
中国共产党   321篇
中国政治   824篇
政治理论   349篇
综合类   29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8篇
  2013年   264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639篇
  2009年   592篇
  2008年   576篇
  2007年   596篇
  2006年   602篇
  2005年   557篇
  2004年   448篇
  2003年   315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蛋白质降解与死亡时间推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Xiao JH  Chen YC 《法医学杂志》2005,21(2):110-112
目的观察大鼠肝脏肌动蛋白、微管蛋白在死后不同时间的降解情况,为死亡时间的推断寻找客观依据。方法大鼠麻醉致死后置于21℃温度控制系统模拟死后18d的改变,在不同时间点剪取肝脏组织抽提蛋白质,利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的降解变化并对产物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大鼠肝脏肌动蛋白在死后8d尚可检测,死亡10d后检测不到;在死后2d,α微管蛋白已检测不到,但可检测到β微管蛋白,死亡4d后,β微管蛋白也检测不到。结论肌动蛋白、微管蛋白的死后降解存在差异,其在肝脏组织保存时间的不同可作为死亡时间推断的参数。  相似文献   
982.
通过一种有效形式把分散经营的农户在诸多产业链上与市场连接起来,创建"党群致富联合体",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桂北农民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983.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后现代性解读述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是在理论本身不断地反思、批判和不断超越中走向成熟的。在对时下流行的新公共管理的反思批判中,以美国学者丹哈特为代表的新公共服务渐成体系。后现代理论、组织对话理论等既是新公共服务的理论源泉,也是新公共服务理论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84.
谈在公安院校学生中加强武德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德是人们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精神文化产物,为各个时期的武术界所共同遵守。其内容大概包括"仁、义、信、敬、勇"五个方面。优秀的中华武德对公安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等教育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5.
犯罪本质是刑法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中国刑法学界对其研究也是由来以久。但中国的刑法学者关于规范刑法学中犯罪本质的认识存在三个误区:第一,认为社会危害性说与法益侵害说是关于犯罪本质学说的分歧;第二,法益侵害说的过度提倡;第三,形而上的犯罪本质研究与积极的罪刑法定原则。笔者采取叙述性的描述方式,阐述了这三个误区,澄清了规范刑法学中犯罪本质研究的相关概念,为关于犯罪本质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86.
检察官的角色--从组织法和诉讼法角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检察官既面临着组织法上的身份定位和办案机制困境,又面临着诉讼法上的角色扮演和职权行使困境.欧陆法系检察官以真实和正义为目标,以合法性和客观性为行事准则,经创造性转化,我国也要求检察组织活动在独立性与一体化之间保持适度平衡,要求检察官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诉讼理念.为遏制检察巨灵,我国检察制度需要从庭前审查程序、不 起诉裁量权的监督程序以及强制措施的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等方面对诉讼监督模式作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87.
"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分别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背景下由不同的领导人提出,三者不仅有着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且存在着逻辑上的递进关系,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认识的重要理论成果,进一步深化了我国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8.
“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家安全环境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的历史关键期,中国国家安全面临四大机遇和五方面的挑战,其中挑战尤显紧迫、棘手、严峻与突出.对此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首先要牢固树立"大安全"观,明确国家安全战略主要任务;其次应推进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开展大国多极外交,确保中国的战略安全;第三要分片经营、稳打稳扎,以区域经济合作、反恐防扩散等维护中国的"大周边"安全;第四应明确将反独反民分与反恐防扩散列为"十一·五"期间中国国家安全的两大主要战略任务;第五需努力确保中国的能源与经济安全,尽早防范对外开放风险;第六是保障中国海外人员与机构安全,有效维护国内社会政治稳定.总之,应标本兼治,着眼长远与根本.  相似文献   
989.
"公司利益相关者论"自传入我国后,对我国公司治理理论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在其基础上提出了"公司多边治理"的概念,用以重塑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然而,因缺乏相应的法理学基础以及在市场经济中的不可行性,目前把"多边治理"引入我国公司治理领域非但不能促进公司长远发展和保护社会利益,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90.
陈建新 《桂海论丛》2005,21(2):35-37
规范权力运行,既需要权力制约,又需要权利制衡.必须着力于构建"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衡权力"的模式,通过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合力进取,使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统一于社会整体利益,从而实现公共权力逐渐向公民权利的转化或回归.具体途径为建立健全公民参与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机制,以及先行完善党内权力制约和权利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