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6篇
法律   269篇
中国共产党   92篇
中国政治   184篇
政治理论   53篇
综合类   26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文体,评论发挥着其他新闻文体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军队媒体应不断总结自身经验,借鉴地方媒体评论发展的理念和模式,从四个关键词入手,不断发挥重要的舆论阵地和思想文化阵地的功能。  相似文献   
42.
广西与越南在教育上的友好合作关系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越南在广西南宁和桂林办学的育才学校,以及20世纪60~70年代在广西桂林办学的九二学校。中越友好关系的发展、越南校友对母校的感情、越南校友会和联谊会的组织作用、校友的示范作用,以及广西高校对越南校友资源的重视,是广西高校在越南校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3.
蔡德华 《桂海论丛》2002,18(6):27-29
文章指出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 ,以及培育我国人才应该瞄准的方向 ,阐述在加入WTO的历史背景下我国人才资源需求的趋势和开发的方向 ,提出我国人才资源在管理和开发上的战略举措。并认为必须切实建立起适应WTO规则和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经营管理模式” ,创造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工作氛围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资源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44.
地方立法引用上位法条文值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方立法中,直接引用上住法条文在立法技术上欠妥,亦会造成立法解释权的变延.地方立法不应当片面地追究"大而全",地方立法应体现上位法的精神,而不宜照抄上位法条文.  相似文献   
45.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已受到了能源瓶颈的制约,能源安全日益突出。为了积极应对,中国开始关注与能源相关的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动,在双边乃至多边关系中突出以能源合作为特色的“能源外交”。虽然中国在开展能源外交时有其潜在优势,但也面临着挑战。因此,我们应该按照“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重塑形象为中心,以对能源地缘政治和相互依赖的认知与实践为两个基本点来构建中国能源外交战略,积极推动在互利平等、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能源合作。  相似文献   
46.
律师事务专业是高等法律教育中的一门较新的专业。在教学中要突破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 ,建立以法学理论为基础 ,律师实践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同时 ,结合未来律师业务的发展特点 ,对律师事务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以体现律师事务专业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47.
组织是人类存在的基本形式,政党则是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单位。组织有自身的演化规律。符合社会发展方向,适应环境变化,避免颓废和腐化,保持创新的开放机制,是组织保持生命力所倚赖的因素。正是因为这些健全的因素,中国共产党经历80年奋斗,才历经劫难而长存;面对今天严峻的挑战,只有勇于改革,保持这些健康的品格,发扬先进的作风,党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48.
Rong Cai 《当代中国》1994,3(5):64-77
Once their initial bewilderment over the idiot protagonist Young Bing in Han Shaogong's novella “Pa Pa Pa” was over, Chinese critics came to recognize in the character yet another representative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therefore a symbol of the defective aspects in the nation's cultural consciousness. This paper, however, examines Young Bing in his own right as a subject. It argues that because of his lack of access to language, Young Bing has become a free‐floating signifier in a world of language to be arbitrarily interpreted. The non‐particip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his own meaning has thus called into question the hero's status as a subject. At the same time, as disturbing as the drastic undermining of the autonomous, self‐knowing subject is Han Shaogong's persistent sense of crisis, which is evidenced not only in the endurance of the crippled subject but also in its relentless reproduction.  相似文献   
49.
本文探究李洪志"法轮功"邪教组织何以不早不晚产生于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主要特殊条件,揭示"法轮功"以什么"圈套"使善良人们落入其陷井,将常人变为非人,成为李洪志任意役使的"机器人"和牺牲品,提出以分别对待的斗争策略彻底摧毁"法轮功"邪教组织,消除其影响.  相似文献   
50.
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一书,在首先指认一般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概念具有"需求先存论"倾向的基础上,提出了作为约束范畴的消费概念.他认为这种意义上的消费概念既是新社会现实的标志.也是分析消费社会的一个基础范畴,与此相应,他认为以他自己的消费概念为基础的社会学分析方法从此结束了先验性情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