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88篇
  免费   233篇
  国内免费   17篇
各国政治   184篇
工人农民   110篇
世界政治   1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524篇
法律   2013篇
中国共产党   659篇
中国政治   1448篇
政治理论   391篇
综合类   176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319篇
  2011年   550篇
  2010年   633篇
  2009年   599篇
  2008年   586篇
  2007年   732篇
  2006年   761篇
  2005年   594篇
  2004年   214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29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71.
我国刑事起诉制度一直采用“公诉为主,自诉为辅”的模式,这种模式一直被学界和司法部门所肯定,尤其是自诉制度存在积极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两种起诉方式并存模式的合理性,学界司法部门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检讨。通过分析自诉制度的弊端,笔者认为应当废除自诉制度,将自诉制度的优点纳入到公诉程序之中,实行公诉垄断主义的追诉模式,从而更加有力的打击和惩罚犯罪。  相似文献   
172.
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失衡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顽症,同样也是发达国家或地区的难题。本次研究以台湾地区南北产业经济发展为例,打破以往的“单层面研究”,创新性地引入公共事务管理整合(PAM)架构,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实地调研、文献阅读等多种方式,层层抽丝剥茧,展开对台湾南北软环境、硬环境、自然资源(条件面)的差异性研究,进一步探析条件面上的差异对台湾南北部的民众、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在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个体与群体的兼顾联结(本质面)上的影响,以及对台湾南北经济、社会、政治等宏观影响(现象面)。研究发现,台湾南北产业经济发展失衡的根本原因并非表面的政府与政策失灵,而是受民情文化(条件面)、公民认知(本质面)、社会政治(现象面)等深层次、多因素的影响。在两岸交流进入加速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文章最后建设性地提出改善两岸关系的新启示。  相似文献   
173.
陈利君  杨思灵 《东南亚》2013,(1):19-31,92
2012年南亚国家政治局势发展跌宕起伏,个别国家甚至爆发政变。在外交领域,南亚地区大国更重视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而南亚地区小国则非常重视多元外交,平衡外交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南亚国家接受。受全球经济发展不景气的影响,南亚地区经济增长活力受到打击,再加之政治局势动荡、社会安全形势严峻等因素,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相似文献   
174.
2014年是老挝"七·五"计划第4年,政局继续保持稳定;经济增长7.6%;外交多元务实,获外国官方援助增多。展望2015年,随着老挝加入东盟经济共同体,经济社会转型步伐将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175.
正The largest cooperative publishing project between China and theUnited States aims to promote mutual understanding Aseething mass of bicycles flooding the streets left the biggest impression on Joseph Verner  相似文献   
176.
177.
This methodological note is to introduce new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SNA) data sets that can be used to visualize and analyze the global linkages of the World Uyghur Congress (WUC).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rst of all, the WUC and Rebiya Kadeer play central roles in mobilizing political activity around the globe. Second, human rights NGOs and other organizations from the Uyghur diaspora pervade the networks of the WUC, and are spearheading the coordination of events and the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Third, the WUC is keen on connecting with government representatives and journalists. Fourth, a growing number of links exist between the WUC and news organizations. Such links are most obvious among news organizations situated within the same country, when a Uyghur-related event occurs. A quintessential example is observed in the SNA map, where Japanese press and media showed interest in reporting Uyghur news when WUC Secretary General Dolkun Isa visited Japan to promote the Uyghur issue in 2006. A case study of Uyghur linkages in Australia further demonstrates WUC influence over Uyghur activism in various corners of the worl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not only to provide the first visualization and empirical test in regard to WUC networks that China’s government and various China observers have believed to exist. With this document, I also demonstrate how a network approach can provide alternate ways for researchers to conduct their respective studies on diasporic networks of Tibetans, Taiwanese, or Chinese.  相似文献   
178.
179.
文章通过对中共十八大报告有关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和战略转型的解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方法与具体路径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同时从核心价值引领,道德文明素质支撑,文化生活保障,文化创造提升,文化产业驱动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一些具体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0.
陈柏峰 《法学家》2012,(1):27-41,176
"宜黄事件"是一起因传媒监督而具有法律意义的典型事件。对该起事件的调研及对相关新闻内容的梳理表明,其传媒监督权行使的信息基础存在瑕疵,有违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相关传媒也未能坚持中立的立场,报导中未能做到尽可能的客观公正,未能兼顾冲突双方的话语权。因此,该案传媒监督权的行使出现了法治偏差。这与传媒介入的特性有关,更与传媒追求商业利益的倾向有关。社会和公共领域中的政治力量,也可能影响传媒监督权的立场。承担公共表达职能的传媒,是现代法治国家共同价值的维系纽带之一,因此需要平衡商业利益和政治力量的制约,塑造传媒监督的健康立场。这可以通过职业伦理约束和法律规范的共同作用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