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9篇
法律   56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2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4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Research on procedural justice has provided ample evidence that people are concerned not only with the outcome of disputes but also with the fairness of the procedures used to resolve disputes.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ies examining the importance of procedural justice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Western European countries. This study tests the generality of the procedural justice model by examining the importance of fair procedures to people in a non-Western country, Japan. This study also examines the meaning of a fair procedure from a legal perspective. Past studies have drawn the procedural justice criteria considered from social psychology. We examine several additional criteria derived from the legal concept of due process of law. Results indicate that fair procedures are more important to subjects than fair outcomes in both a traffic accident dispute and a breach of contract case. Furthermore, across both types of disputes, fairness concern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nonfairness concerns.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findings from studies conducted in Western countries. A new finding that emerges from the study is that the clarity with which a procedure is formulated and presented is a strong determinant of procedural justice judgments.  相似文献   
12.
Zhang GZ  Zheng XD  Ge XF  Liu HX  Huo KJ 《法医学杂志》2006,22(2):104-106
目的研究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后各方对结论及处理的看法及社会影响等随访因素。方法作者通过通信函调、电话随访和登门拜访等三种方法,用自编调查表对208例鉴定案例分别向委托机关、被鉴定人本人或家属、受害人本人或家属进行随访。结果被鉴定人受教育年限平均为4.84年,以30岁左右已婚男性农民居多。暴力犯罪(129例占83.77%)远较非暴力犯罪(25例占16.23%)为多,前者又尤以杀人(44例占28.57%)为最常见。本资料再鉴定率为2.93%。被鉴定人及其家属对34例无责任能力的处理意见认为恰当的占76.47%,对判为无罪释放的28例,认为处理恰当的占71.43%,认为不恰当的占10.7%。对就医者几乎全都满意,对判刑或关押的认为恰当与不恰当者各占43.18%。受害人目前现状为死亡7例,残废10例,恢复健康10例。被鉴定人及其家属的意见与司法机关认为案件引起的社会影响似乎无关。被司法机关无罪释放的41例(26.62%)被鉴定人中,再杀人2例(4.87%),放火2例(4.87%),盗窃2例(4.87%),回归社会后有破坏行为但尚未构成犯罪者3例(7.31%)。结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尽快建立违法犯罪精神病人的监管和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80例精神发育迟滞有违法行为者的智力缺损程度、犯案动机、预谋、自我保护能力及对行为的辨认、控制能力等因素进行分析。鉴定结论,诊断为轻度精神发育迟滞者58例(72.5%),中度者17例(21.3%),重度者5例(6.2%)。评定无责任能力者13例(16.3%),限制责任能力45例(56.2%),完全责任能力22例(27.5%)。  相似文献   
14.
Human rights merit global attention in the current era of globalization.The rea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human right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of global governance.Meanwhile,global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测定水样中的敌草快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水样中的敌草快。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水样中的敌草快,在0.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2.6%。二阶导数光谱法在0.1~1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29%。结论该两种方法快速、简单、灵敏,适用于环境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霍海红 《法律科学》2014,(5):90-101
权利人撤诉后,因起诉而生的中断效力归于消灭,因为起诉是"独立"中断事由,它不依附于"请求"事由;起诉是"程序性"中断事由,要遵守程序法逻辑。中国式撤诉规则及其实践、起诉难现实、时效期间短、义务人不诚信等规则或现实不足以否定"不中断"立场。时效自撤诉之日起继续计算,但为防止权利人无足够时间行使权利,可规定"撤诉后6个月内时效不完成"。  相似文献   
17.
检察听证制度,是检察机关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导人民有序参与司法的重要制度设计.该制度充分体现了检察制度的人民性,契合人民参与司法的时代诉求,符合构建人民信赖司法体系的现实需要,顺应检察权运行诉讼化构造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大力推行检察听证制度,颁布《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听证工作规定》,提出"应听证尽听证"的工作要求,检察听证制度得到里程碑式的发展.然而,从实践运行状况看,检察听证制度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对此,要保障听证员选用的民主代表性,加大基层普通民众担任听证员的比例;以诉讼经济原则规范检察听证启动,合理界定听证适用范围;以诉讼化运作完善检察听证细则,健全听证配套机制建设;以强制反馈机制强化检察听证意见运用,赋予听证意见更强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18.
涉案财物管理关乎司法公信力,关乎当事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关乎"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推进。涉案财物管理的规范及流转的高效是检察机关规范司法行为的内在要求。从检察机关涉案财物管理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移送环节缺乏监管、保管环节工作分散、审查处理标准不统一、涉案财物流转不畅等问题,建议确立以移送"作为证据使用的实物"为原则的衔接机制,探索建立专门性涉案财物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涉案财物程序性处理的内部监督以及实体性处理的外部监督机制,以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的健康发展,首先取决于定位的准确与否,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明确发展的方向、努力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战略与途径.而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则离不开始终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公共行政学者对于公共行政身份危机的反思为公共行政本土研究提供了契机。在本土研究过程中,对推动本土研究的动力、本土化内涵及其进路的分析是进一步开展本土研究的前提。文章试图在全球化背景下审视中国公共行政的本土研究。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入手探讨和分析推动中国公共行政本土研究的动力;从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角度分析了公共行政本土化的内涵;最后从学者的学术自觉、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角度分析了进行本土化研究的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