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5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篇
法律   97篇
中国共产党   26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6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地市级党校普遍存在科研力量薄弱的问题,需要实施一体化战略和设立校内课题才能调动对提高科研水平有利的各种因素,形成科研合力;需要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才能激发教工的科研积极性;需要整合校外科研资源才能提高申请校外课题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92.
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也是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进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如何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各级党委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亦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明确纳入政治协商的决策事项、协商意见的监督效力以及不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相关责任,从而保证“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这一重大决策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3.
疑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胡云腾  段启俊 《中国法学》2006,9(3):152-165
疑罪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因证据不足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罪行轻重、此罪彼罪与一罪数罪等方面难以作出正确判断的情况。疑罪的基本特征是证据不足。疑罪可分为罪与非罪之疑罪、情节轻重之疑罪、此罪彼罪之疑罪和一罪数罪之疑罪。疑罪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认定疑罪要注意与疑难刑事案件相区别,把握好疑罪的认定标准,掌握好疑罪的处理原则:罪与非罪之疑适用疑罪从无;情节轻重之疑、此罪彼罪之疑和一罪数罪之疑适用疑罪从宽。贯彻好疑罪的处理原则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还就刑事诉讼各阶段如何具体贯彻疑罪的处理原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94.
研究和掌握中亚国家多变的经贸政策是我国政府和企业开拓中亚市场,加强经贸合作之必需.本文在阐明中亚各国关税和非关税外贸政策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分析和评价,最后得出几点结论:中亚五国目前的市场开放程度总体上高于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技术性贸易壁垒和海关程序是目前中国与中亚国家贸易的主要障碍;中亚国家一些外贸政策和措施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95.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制度探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侦查讯问录音录像既有利于保全、固定犯罪嫌疑人的供述,杜绝翻供,更有利于规范侦查讯问行为,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的诉讼权利.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关于讯问录音录像的规定,但我国尚未对侦查讯问录音录像作出明确的规定,应当借鉴西方法治发达国家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经验,予以修订与完善.  相似文献   
96.
段伟 《中国司法》2007,(8):52-54
物权登记制度与公证制度的互动关系是新近理论研究的热点。特别是我国《物权法》颁布后,在未来的不动产登记制度中,公证制度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地位,发挥什么样的效力,更为同仁所关注。德、法的不动产法定公证制度能否被我国所直接借鉴,或者它是否仅仅适合生存在德、法国家,而在中国会必然地碰到水土不服的问题,从而不能在中国生长。在中国,昆明在实践着德、法的不动产登记模式。运行近七年以来的昆明不动产登记模式,其发挥的效果如何呢?本文着重从昆明公证的角度来探讨,在中国物权登记制度与公证制度的契合问题。一、昆明不动产登记模式:在质…  相似文献   
97.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literature on tea culture and industry by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social capital on customer perception which controls the decision to buy the tea products. Prio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dividual cognition is the most essential element to target to achieve the required tea purchasing decision power. Individuals who socially connect and share views via social media are more likely to share a buy recommendation that psychologically inspires the buying decisions of customers. For present study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structured questionnaire from 300 universities students usually use social media to get required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ask from other friends regarding product recommendation which is more trustworthy and easily accessible. The findings of the present study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a industry and encourage the use of tea products.  相似文献   
98.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s a growing area of interest among practitioners.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meets and satisfies social needs and brings social change through innovative ideas.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positivity and empathy of individuals on soci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is study considers the mediating role of social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of positivity, empathy, and soci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In addition,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as a boundary condition between the relationship of social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Findings show that positivity and empathy positively influence social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which subsequently positively influences soci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Furthermore, results show that high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trengthe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entrepreneurial self‐efficacy and social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Discussions and implications based on the study findings 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99.
段蕾 《党的文献》2021,(1):97-103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实际情况、汲取历史经验,创造性探索出组织方式简便、教学内容灵活的干部业余理论学校,并逐步推广开来。干部业余理论学校的探索与发展历程经历了地方先行探索、得到中央认可并在各地试行、全面推广等阶段。创办和发展干部业余理论学校的主要做法,一是统筹安排,探索专兼职结合的组织运行机制;二是设置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的授课内容;三是科学编班,严格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四是注重实效,借鉴先进的授课方式。干部业余理论学校的创办和推广,从整体上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思想理论水平,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0.
自20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GMS)在使相关国家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退化。由于区域内国家政治制度不一、法律制度不完善、生物保护专家缺乏等原因,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陷入困境。一些大型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NGO)通过直接参与政府决策和施加压力等方式,参与到 GMS 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