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29篇
世界政治   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3篇
法律   643篇
中国共产党   223篇
中国政治   488篇
政治理论   147篇
综合类   8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96篇
  2010年   201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4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时代主题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由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及其实践品格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包含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化以及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化、大众化不可分割。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需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突破口,当前阶段,这些问题表现为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进程的特殊贡献、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理论探索研究以及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2.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入大众化教育,而作为普通高校来说,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亦应从精英教育转到大众化教育上来。对大学生加强平凡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大学生择业就业,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多途径实施有效平凡意识教育,让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高素质的劳动者是现代社会发展建设不可或缺的,只要踏实肯干,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同样可以走向成功的大厦。  相似文献   
113.
近代以来,面对洋货在中国的泛滥,有识之士提出了振兴民族经济、进行商战的应对之策,民间抵制洋货的群众性运动此起彼伏,振兴国货与实业救国逐渐成为国人共识,民国政府通过经济立法以抵制外货倾销,但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效。近代中国反倾销的历史说明,国家的独立统一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根本前提,提高国货产品的竞争力是解决反倾销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4.
我国的公民教育在内容构建上可以按照公民意识——公民知识——公民能力的逻辑顺序来设计。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探讨了公民教育的实施途径。横向分为学校教育系统和非学校教育系统两个方面;纵向强调整体规划、分段实施、有效衔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5.
近代陕北地区的边客,是基于陕蒙民众的供需格局,在私市贸易逐步发展的基础上,通过交易日常用品并以此获取利润而形成的个体小商贩。以物易物、钱物交易及固定之会是其基本的运作方式。陕北边客群体的长期边贸生涯,不仅改变了自身生活状况与生活方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改变了蒙民的经济生活与经济观念,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6.
市场监管法是否具有的独立地位,是学术界存在争议的问题。如以市场监管法与市场规制法的关系研究为视角,对二者间的共性进行概括及二者间的区别进行分析,也许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监管法的独立地位。市场监管法应当是经济法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与宏观调控法和市场规制法并列的、独立的组成部分。对市场监管法地位的深入研究,不仅是构建经济法体系的基础,更是保证经济法在我国法制体系中具有独立性,从而使经济法的整体作用得以有效发挥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17.
唐子艳  董邦俊 《法学杂志》2012,33(10):155-159
刑事和解作为一种独特的刑事纠纷解决机制,对保护涉案双方权益,促进加害人回归社会,修复受损关系,增进社会和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分三个条文对刑事和解作出原则规定。要准确把握具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就必须结合中国现实,反思其观念分歧,探寻刑事和解的中国化路径。刑事和解在我国适用过程中存在着观念分歧以及实践"困境",只有把握好刑事和解的适用范围、条件以及阶段,并加强监督,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以人为本及社会和谐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18.
2012年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表明中国的司法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国家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司法制度从创建到发展,历经三轮大规模的改革,建立了完善的军事司法体制,形成了完备的军事司法制度,出现了一批司法改革的亮点,更为当前军事司法发展带来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19.
刑事侦查综合训练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培养刑事侦查专业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公安专门人才,我们提出了"以刑事案件侦查的主要环节为切入点。通过改革,形成了"四环节、三结合"的训练模式。四环节即犯罪现场勘查环节,案情分析及采取侦查措施环节,审讯及证据审查环节,刑事侦查卷宗制作、评阅环节;三结合即训练过程考核,训练效果考核,刑事侦查卷宗考核结合来做出评价。在训练过程中,始终坚持"一体化、综合化、全程化",坚持"一案到底",形成了适应新形势的刑事侦查综合训练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0.
一般认为,《法国民法典》确立了物权变动的债权意思主义,即当事人间的债权意思引致了物权的变动。但深入研究《法国民法典》后却得出了并非完全一致的结论:所谓的物权变动的债权意思主义,是一定逻辑体系之"前见"下的结论。以权利生效的要件以及权利变动的过程和结果观之,债权意思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是荒诞的。"物权意思+公示对抗"应当被确立为物权变动的第四种立法模式。这一认识对于理解我国《物权法》关于物权变动的立法主义选择以及我国未来《民法典》的制定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