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5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97篇
工人农民   91篇
世界政治   10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4篇
法律   824篇
中国共产党   67篇
中国政治   272篇
政治理论   390篇
综合类   34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246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33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4篇
  1974年   4篇
  1972年   3篇
  1968年   3篇
  196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省会城市刑事技术工作应作为全国刑事技术体系的独立一层来构建,其内部业务部门的设置应主要以专业特性为依据,现有“法医检验鉴定中心”应改在整个刑事技术工作的统一平台上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42.
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中小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难题也很多,尤其与大型企业相比,其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欠佳。要改变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和促进中小企业快速发展,除了企业加强自身能力外,社会尤其是政府应当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各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使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3.
侦查阶段律师应否享有调查取证权,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在侦查阶段赋予律师一定的调查取证权对于维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律师更好地履行职责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律师的调查取证权未得到有效的实现,需要在立法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4.
文章回顾了近几十年来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公共安全战略所经历的由街面控制为主转向社区治安为主的变化过程,阐述了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了推行警务社区化的主要目的,探讨了社区警务管理新体制.  相似文献   
45.
46.
Book reviews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日益推进,证人出庭作证成为司法实践部门和法学理论界共同探讨的热门话题。其中,刑事诉讼中证人不出庭作证成了问题的焦点。从根本上讲,我国证人不出庭作证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证人作证的风险过大,特别是在暴力犯罪以及“涉黑”犯罪中,证人一旦出庭作证,就存在被打击报复的风险。法律虽然规定了对证人的保护措施,但这种措施更侧重于事后救济,不能真正缓解证人出庭作证的风险。如何加强证人保护力度,促使证人出庭作证,从国内外司法实践来看,建立“隐蔽作证”制度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选择途径。  相似文献   
48.
为了减少羁押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权的侵害,现代法治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保释制度。与国外的保释制度相比,我国的取保候审制度的性质更多的是一种“权力制度”,而保释制度的性质是一种“权利制度”。通过对我国取保候审制度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在理论上、立法上还是实践上,取保候审制度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已经不是对取保候审制度进行简单的修补就能解决的,只有通过改造现有的取保候审制度,结合国外成熟的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保释制度才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49.
This article analyzes demographic change in Bremen 1815–1914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chang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Within the pre-industrial employment structure, which still prevailed in the decades after 1850, in-migrants were particularly disadvantaged. When modern industries developed, the situation chang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oth male and female in-migrants benefited from a higher life expectancy than the city-born population had. The strong sectoral changes in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in Bremen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reinforced the trends towards family limitation. More skilled in-migrants felt the need to adapt their reproductive behavior to facilitate upward social mobility. The article argues for a wider use of archival data, like those used in their study, to explore issues relating to urban demographic change in German cities during industrialization.  相似文献   
50.
为减少执法不文明、执法不规范、司法不公正行为,提升政法机关司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进而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课题组就群众普遍关心的基层法院"立案难"问题进行深入调研,从而寻求破解"立案难"的有效工作机制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