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3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65篇
工人农民   34篇
世界政治   5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7篇
法律   874篇
中国共产党   312篇
中国政治   613篇
政治理论   148篇
综合类   78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94篇
  2010年   291篇
  2009年   302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121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新中国国家凝聚力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探索、改革开放、新时代三个阶段,迎来三次高潮。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伸向国家凝聚力核心、保护层、基础层三个层面,使之发生深刻变革,引发国家凝聚力发展向度的新走向。不仅增强国家凝聚力核心的活力,而且引发国家凝聚力定向绽放;不仅融入国家凝聚力保护层,而且塑造国家凝聚力工程;不仅以人民为中心,而且拉近基础层。防止了核心硬化、中间层分化、基础层边缘化,增强了国家凝聚力。  相似文献   
122.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 immediate forces influencing China’s food system and food security. By immediate is meant events of the reform period, from the late 1970s to 2008. It begins by asking the question that has preoccupied specialists since the publication of Lester Brown’s Who Will Feed China? in 1995: How much arable land does China have? Is that land area sufficient to insure grain sufficiency? To insure food security?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human pressures on the food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then treats the effects of socioeconomic change: land, air, and water degradation. The core of the article examines six responses of the state to both perceived and actual environmental stressors: policy restricting arable land conversion, China’s one-child policy, investment in irrigation systems, the South–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large-scale afforestation and reforestation campaigns, and the program to convert marginal agricultural lands to forests and grasslands.  相似文献   
123.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人文智慧的民族,早在春秋战国之际的百家争鸣时期,就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人文思潮。"人文"这个概念,最早见于《周易.贲卦.彖传》,其基本含义,指的是围绕对"人"的关爱所创造出的思想观念。在第一次人文思潮中,先秦诸子的人文创造,对我们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尔后,历代思想家都站在自己所处的时代高度,从不同侧面丰富和发展了先秦诸子的人文理念。今天,回顾总结我国古代的人文传统,发掘其优秀成果,对于借鉴历史、服务现实、培养社会主义新人,都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4.
本文在研究中国农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比较分析法,对其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担保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其他业务等5个子中间业务与同业分别进行对比,得出了其竞争力较弱的原因:网络银行建设步伐慢,国际化网络不完善;缺乏营销理念,缺少理财产品融合;业务品种较传统,缺乏精细化管理;无投资银行部,无金融控股集团;营销手段落后,综合实力较差等,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应建议:深化发展网络银行,融合银行卡业务和个人理财业务;逐步完善国际化网络;加快新产品、服务的开发设计;择机成立金融控股公司;落实组织改造,积极发掘人才,培育核心竞争力等.  相似文献   
125.
在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上,由于人类对经济价值的偏好,土地的生态价值长期处于边缘化的状态,这给生态环境造成了硬伤.本文在对土地生态价值边缘化的现状、原因等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索土地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平衡之道,并从法律机制层面对土地生态价值的实现机制路径提出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26.
黄真  陈岳 《长江论坛》2009,(1):12-18
本文通过历史和现实三个时段(封贡体系时期、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外交分析,得出两点结论:第一,自古代社会起至今,合作而非对抗是中国对外行为的基本选择。中国积极寻求与周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合作。第二,中国合作性外交的目的在于实现国际秩序和世界正义的统一。本文认为,封贡时期的东亚秩序本身就是正义的,维持秩序就是维持正义,中国在封贡时期的国际合作保证了秩序与正义的统一;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与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坚定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基本秩序,同时又通过反霸反帝反殖斗争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追求世界正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参与国际组织,遵守国际规范,与世界各国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同时又通过反霸斗争、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以及建设“和谐世界”推动世界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7.
群体性事件处置中“慎用警力”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必须讲究政策、讲究策略、讲究方法,坚持“三个慎用”原则。其中,“慎用警力”原则主要适用于非警务活动。非警务活动是公安部的通知通告中出现的非正式用语。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公安机关非警务活动所占时间比例已经超越了正常的警务工作时间。应当严禁公安机关违反规定从事非警务活动。进一步规范各类非警务活动。非警务活动的形成渊源有两个:服务型警务和地方政府利益。“镇用警力”原则的具体表现为合理用警、规范用警。  相似文献   
128.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有着丰富的科学发展蕴涵,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着工业化与生态化的双重使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跨度大,必须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道路,才能实现农业发展的现代飞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生态文明转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积极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9.
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层工作的模式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北京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层工作模式,从管理主体来看,可分为网格包干型、三级联管型.村企联管型和依托协会型四种;从出租房屋主来看,可分为契约自治型、双向关联型和旅店式管理型三种;从流动人口居住和从业特点来看,可分为企业集中管理型、产业升级过滤型,大院委托管理型和居干搂长协助型四种.当然,不管哪种工作模式,其实施均会遇到来自管理主体的人员-资金-设施困境、"执法权"缺乏困境、管理员本地化困境和来自管理客体的流动人口融合困境、流动人口不配合困境、流动人口流动性困境、出租房屋主搭便车困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30.
Abstract

What is ‘relational theorizing’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what can it offer?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thematic section that responds to these questions by showing two things. First, relational theorizing is not a doctrine or a method, but a set of analyses that begin with relations rather than the putative essences of constitutively autonomous actors. Second, relational theorizing has emerged from different geo-linguistic traditions, and a relational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R) can offer the language and space for increased and productive engagement beyond Anglophone scholarship. This thematic section takes a significant step in this direction by staging a dialogue between Sinophone and Anglophone scholarship on relational IR theorizing. Such an engagement shows points of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In this way, the essays presented here contribute to developing a more ‘global’ I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