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82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81篇
工人农民   51篇
世界政治   7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2篇
法律   1176篇
中国共产党   302篇
中国政治   589篇
政治理论   221篇
综合类   73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67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98篇
  2010年   280篇
  2009年   296篇
  2008年   285篇
  2007年   291篇
  2006年   331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123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8篇
  1976年   5篇
  1967年   5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Death of a worker occurred after ingestion of unknown amounts of Nicotiana glauca G leaves. The leaves were cooked after having been mistakenly considered to be spices of a type which grow in Thailand. After ingestion, two Thai workers collapsed, one with asystolia. Resuscitation efforts were successful only for one of the victims. A GC/MS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anabasine as the main constituent in the leaves, food extract, blood, and the urine of the deceased. Lacking a standard, it was necessary to interpret the GC/MS spectrum to identify anabasine and establish its presence.  相似文献   
962.
Que TZ  Lin Y  Li L  Yan PH 《法医学杂志》2000,16(2):77-78
比较D1S80 ,DQA1+PM和CTT等位点在法医物证鉴定中应用情况 ,经研究发现 ,D1S80位点识别能力较强 ,基因遗传稳定 ,其电泳检测操作简单 ,易推广 ;DQA1+PM位点扩增片段较短 ,反向斑点杂交法灵敏度高 ,特别适用于陈旧、降解和微量生物检材的鉴定 ;CTT位点的荧光检测法稳定、可靠 ,实验结果便于保存和管理。总之 ,D1S80、DQA1+PM和CTT位点的遗传符合孟德尔定律 ,分型简便、可靠 ,在亲子鉴定和个人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3.
STR复合扩增及荧光检测技术在个体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n Y  Zhao ZM  Que TZ  Yan PH  Li L 《法医学杂志》2000,16(2):75-76
目的 :使用 310型遗传分析仪对D3S1358等 10个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并应用于法医物证学个体识别案件。方法 :用PCR复合扩增结合四色荧光检测技术对样本DNA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常见物证检材可成功地得到检验。结论 :这些位点适用于法医物证学个体识别。  相似文献   
964.
965.
966.
To assess the quality of manner of death (MOD) certification among medical examiners/coroners (ME/Cs) in Taiwan, death certificates issued in 2002 for which the final MOD was suicide or undetermined were extracted for analysis. Indicators of the quality of MOD certification included (1) MOD not given by the ME/Cs; (2) MOD assigned by the ME/Cs was changed by the coder; (3) ratio between undetermined and suicide deaths (U/S ratio). There were 450 death certificates for which the ME/Cs did not assign the MOD in the original certificate. Three fifths (285/450) of them were issued by 4 ME/Cs. The same 4 ME/Cs also had extremely high U/S ratios (1.25-1.84) 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0.31). The overall quality of MOD certification among ME/Cs in Taiwan was fair; only a small number of ME/Cs had poor quality in MOD certification. The high U/S ratio among the 4 ME/Cs would certainly affect the suicide mortality rates of the counties the 4 ME/Cs were in charge of. Action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the certification quality of these 4 ME/Cs.  相似文献   
967.
目的探讨车祸致胸、腰椎损伤程度与伤残程度的关系,总结伤残评定经验,探寻其规律性。方法选择胸、腰椎损伤的鉴定447例,重新审查诊断,分析治疗措施,评价胸腰部活动度丧失程度及神经功能障碍情况,分析损伤程度与后遗障碍之间的关系,综合评定伤残。结果胸、腰椎损伤类型及数量并不决定其胸、腰部活动障碍程度及神经损伤后遗症严重程度;椎体损伤的部位与胸腰部活动度障碍关系密切;神经损伤主要集中在T1至L2段脊柱损伤;椎体损伤医院误诊率较高。结论伤残评定应分析损伤与后遗症严重程度的因果关系,以损伤所致后遗症为评残依据,重点关注脊柱功能的丧失程度。  相似文献   
968.
医疗事故的原因分析和相关技术鉴定的建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医疗事故的发生原因,及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现状。方法32例医疗纠纷技术鉴定按一般情况(性别、年龄、主要疾病、后果)和鉴定结果(有无失误、因果关系、责任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亡鉴定17例,活体鉴定15例。32例中医疗事故13例,非医疗事故19例,医疗事故的原因多为医疗责任心不强。结论加强医务人员综合素质培养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为了使医疗纠纷技术鉴定取得积极的效果,建议国家进一步完善有关尸体解剖的立法;事故等级中宜增加医疗差错的鉴定;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医疗纠纷鉴定的公正性。  相似文献   
969.
Jin B  Huang RR  Bai P  Liao ZG 《法医学杂志》2006,22(3):230-232
婴幼儿猝死综合征(SIDS)是指发生于1岁以内婴儿无明显病因的突然死亡,其死亡原因及鉴别诊断标准迄今仍不明确。本文参考了近年来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SIDS神经系统病理变化的研究文献,提出SIDS致命的病理生理机制是与睡眠相关的呼吸循环失控或衰竭,即SIDS的主要病因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但不是单一病因。  相似文献   
970.
Huang FY  Cai WX  Zhang QT  Tang T  Wu JS  Wang JJ 《法医学杂志》2006,22(4):288-290
目的探讨《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精神分裂症违法者犯罪案件中的运用。方法多中心收集被评定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分裂症犯罪嫌疑人,完成量表评定,同时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进行三级划分。结果小部分组、部分组、大部分组量表评定总分的平均分依次升高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分别为21.16±4.17、25.87±5.43、29.35±4.60;量表共18个条目均与评定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从0.154至0.590不等;因子分析得到6个因子,能解释68.485%变异。结论精神病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内部构建合理,在精神分裂症违法者犯罪案件中,其评定总分能有效反映三级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之间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