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52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32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0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51.
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学生课外学习空间的拓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美文学课是我国高校英文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课时少,任务重。英美文学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学内容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构建课内课外立体交叉的学习模式,如阅读佳作、撰写论文、改编名著、观看电影、表演戏剧、聆听讲座、自主训练等,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是英美文学教学在英语专业学生课外学习空间拓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52.
中国古代的外室现象与妇女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室本是指那些未经媒妁之言而与男子同居的妇女,后来便成为男子私下偷娶的姬妾的专称。这种现象产生于魏晋,盛行于隋唐,两宋以后变成公开合法。一夫多妻是我国封建社会合法的婚姻制度,男子大可不必偷娶外室,但由于某些原因,外室现象在中国古代还颇为流行,成为婚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家庭对社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系统论述了外室现象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另一个角度论证了中国妇女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353.
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新疆额尔齐斯河河鲈肠道的三枝钩绦虫幼虫进行了鉴定。通过对采集的绦虫幼虫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发现虫体头节有2条浅的吸沟,前端有1个不明显的吸盘,盘上有4个三叉形的小钩,初步鉴定为三枝钩绦虫属的种类。通过扩增18SrDNA序列,发现采集的三枝钩绦虫幼虫与GenBank上公布的结节三枝钩绦虫的18SrDNA序列的同源性为99.5%,该序列已在GenBank中提交,获得的登录号为KM272003.1。同时,利用GenBank中三枝钩科的8个属的代表虫种的18SrD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本研究中采集的绦虫与新西兰和瑞士报道的结节三枝钩绦虫聚在同一分支。上述结果表明,新疆额尔齐斯河的河鲈肠道寄生的三枝钩绦虫幼虫为结节三枝钩绦虫。  相似文献   
354.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1738基因,并制备针对Rv1738蛋白的小鼠多克隆抗体,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的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rv1738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a(+)-rv1738。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通过镍柱亲和纯化重组蛋白,用SDS-PAGE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Western-bolt分析表达蛋白的反应原性。最后,以纯化的Rv1738蛋白免疫C57BL/6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0a(+)-rv1738,经IPTG诱导在重组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分子质量为20ku的目的蛋白,并且以可溶的形式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镍柱亲和纯化,获得了纯度较高的融合蛋白。重组蛋白Rv1738能与家兔抗H37Rv多抗血清发生特异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纯化的Rv1738蛋白免疫小鼠后,能有效地刺激特异性抗体的产生,血清ELISA效价达到1∶8 800,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以上结果表明,成功克隆表达了结核分枝杆菌rv1738基因,并制备了针对Rv1738蛋白的小鼠多克隆抗体,这一结果为探索Rv1738蛋白在结核病疫苗开发和新型诊断试剂研制方面的潜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55.
采用RT-PCR方法从广东省分离的4株鸽新城疫病毒中扩增出F和HN基因片段,并对其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另外对该4株分离株进行了致病指数的测定。结果发现,分离株NDV/GD-1的静脉接种致病指数为1.84,脑内接种致病指数为1.287 5,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78h;NDV/GD-2的静脉接种致病指数为1.55,脑内接种致病指数为1.162 5,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138h;NDV/GD-3的静脉接种致病指数为0.44,脑内接种致病指数为1.35,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126h;NDV/GD-4的静脉接种致病指数为2.51,脑内接种致病指数为1.35,鸡胚平均死亡时间为84h;分离株NDV/GD-2属于基因Ⅱ型;NDV/GD-4属于基因Ⅶd型,与广西株Gxp40亲缘关系最近;NDV/GD-1、NDV/GD-3均属于基因Ⅵ型,与云南分离株Pigeon/China/YN亲缘关系最近;比较分离株与流行的新城疫基因Ⅶ型毒株的F全基因序列以及分离株与常用疫苗株的F、HN全基因序列,发现核苷酸和氨基酸差异较大,证实这4株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356.
357.
目的 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70).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2次(170 mg/kg),6周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以左室射血分数≤45%确定模型复制成功,将CHF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心衰对照组、美托洛尔组及淫羊藿总黄酮组,18周后使用左心导管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查,包括心率(heart rate,HR)、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室收缩压(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LVS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maximal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of development,+dp/dtmax)和左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maximal rate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of decline,-dp/dtmax),观察心室质量指数(ventricular mass index,VMI)和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水平,并观察心肌病理形态学特征.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校,心衰对照组HR、LVEDP、VMI、LVMI和血浆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LVSP和±dp/dtmax显著下降(P<0.01),心肌细胞周围胶原组织明显增多,出现心肌纤维化;与心衰对照组比较,淫羊藿总黄酮组及美托洛尔组HR、LVEDP、VMI、LVMI和血浆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dp/dtmax显著上升(P<0.01),心肌纤维化明显改善.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能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其作用可能与降低心力衰竭大鼠血浆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5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