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8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06篇
工人农民   37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9篇
法律   1304篇
中国共产党   385篇
中国政治   916篇
政治理论   218篇
综合类   114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27篇
  2011年   329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437篇
  2008年   405篇
  2007年   441篇
  2006年   483篇
  2005年   403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24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5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三个向度的调整和转变:在内客上。从知识化、认知化倾向转向注重情感体验及情感发展;在方法上。从单向的灌输方式转向重视双向对话交流的方式;在空间上,从封闭的校园扩展到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领域。  相似文献   
62.
建设以法治文明为特点的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不和谐的原因有多种,民主和法治发展的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和谐社会和法治文明相辅相成。不仅和谐社会的制度取决于法治文明发展的程度,而且和谐社会的制度运行也离不开法治文明的保障。同时,和谐社会又是法治文明的旗帜。如果只有法治的发展,没有社会和谐的进步,这种法治就是不合理的,甚至是不可靠的。作为我国法治文明目标的和谐社会,是具有社会主义内容的和谐社会。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要把法治文明和社会和谐相结合,并通过“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展示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华美和壮丽。  相似文献   
63.
走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发展之路,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这三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必须将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原则,必须具体地而不是抽象地坚持这一根本原则。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前从没有过的事情,这就决定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原创性,其中最为核心的一条,就是如何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制度化。  相似文献   
64.
治安调解:建立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立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治安调解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追求秩序的和谐、注重人际关系的维持是治安调解存在的正当性理由,它更符合人性和建立和谐社会的需求,与诉讼相比更符合人性的尊严和社会的福祉;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及治安调解的便捷性与经济性决定了治安调解在维系和谐社会秩序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县(市)是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县(市),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县(市)当前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积极推进平安县(市)建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人口、环境、资源工作。  相似文献   
66.
论毛泽东、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毛泽东、邓小平反腐败思想的特色:毛泽东把思想教育放在反腐败斗争的首位,把民主监督作为反腐败的基础,把群众运动作为反腐败的主要手段;邓小平把制度建设作为反腐败的根本,把“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作为反腐败的原则,把思想教育和法制建设相结合作为反腐败的途径。文章还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思维方式三方面分析了产生特色的原因。  相似文献   
67.
本文着眼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通过阐明国家起源、演进和实质,以及国家曾经有过和可能具有的根本目的和使命,阐明国家应有的根本目的和使命。文章提出,国家的目的和使命有三种情况:一是对全体国民都是好的;二是对一部分国民是好的,对一部分国民是坏的;三是对所有的国民都是坏的。文章认为,只有把全体国民幸福的普遍实现作为根本目的和使命,才是对全体国民都是好的。  相似文献   
68.
要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一是要充分而又实事求是地肯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效益性,反对“虚”化、“软”化和“泛”化精神文明建设;二是要对自己的行为和后果进行是非善恶的判断,以防止各类负面效应的发生;三是积极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物化”,充分实现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效益;四是既要美化市容和端正仪表,更要改善社会环境和增强人的素质;五是勇于直面并认真探讨现实难点、疑点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六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内部各方面的互利共生,为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创造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69.
中国法制现代化建设特征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在本世纪最后十年中,中国正全力向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其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社会迈进,法制现代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历史进程看,有两种类型的法制现代化,一种是早期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演进型的法制现代化,另一种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在进行的政府主导型的或者称之为政府推进型的法制现代化。中国的法制现代化运动明显属于后者。与早期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运动相比、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在启动因素、社会条件、发展途  相似文献   
70.
税收犯罪属于行政犯罪之范畴。该犯罪行为极大地危害了国家的利益,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而各国刑法对税收犯罪行为都予以规制。但各国立法例各不相同。我国修订后的《刑法》时税收犯罪作了专门规定。预防税收犯罪首先要加强税收立法:其次要提高公民的税收法律意识;再次要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最后要加强对该类犯罪的综合治理,加大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