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58篇
工人农民   24篇
世界政治   68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332篇
中国共产党   51篇
中国政治   113篇
政治理论   162篇
综合类   2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1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991.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娟 《学理论》2010,(15):78-79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在一定区域内,建设具有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的中心城市,已成为促进城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搜集了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分别从国内国外众多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系统梳理,试图探求亟待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992.
在检察机关逐步推行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实施四年多以来,在录制过程逐渐规范、技术力量日趋完善的同时,其在遏制刑讯逼供的功能方面依然存在漏洞,其作为一种证明材料发挥证明作用的效果不明显,究其原因是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内外监督机制的缺失。加强内部监督的制约机制,逐步推行与人民监督员监督机制相衔接以及羁押待遇保障是实现同步录音录像价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93.
994.
城市居民委员会与业主委员会在商品房住宅小区中并存已经引起相当多的冲突与摩擦,针对二者的关系,理论界和实务部门已经提出诸多观点.目前法律和实践中的居委会是一种强制性、全能型的组织,与现代中国社会日益疏离,再保持二者并存的局面,进行"保守治疗",已无法适应我国社区自治和市民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5.
担保物权的公示方式包含两项意义,一是公示权利状态,二是制约债务人或担保人的处分。知识产权担保权经登记而设立。在登记生效模式下,以收益控制为中心,我国知识产权担保登记应采取单方启动主义,完善知识产权转让公示制度,构建知识产权许可登记制度,从而为担保权人提供切实保障,以解决知识产权融资难题。  相似文献   
996.
刘娟 《桂海论丛》2010,26(1):79-83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大体经历了五个阶段。2009年随着我国农村扶贫标准上调为人均纯收入1196元,扶贫对象大幅度增加,扶贫战略、扶贫出发点和扶贫任务发生了重大转变,扶贫开发事业即将进入新阶段。为适应扶贫新阶段的新挑战、新要求,必须以扶贫对象识别、扶贫项目瞄准、扶贫资金投入管理、产业化扶贫和长效扶贫机制为重心,积极探索扶贫开发机制的完善路径,加快构建"大扶贫"格局。  相似文献   
99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不同时期边际消费倾向的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建立可变参数模型来体现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时变的特点,结合时变的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98.
Under the doctrine of vicarious liability, a deep-pocket principal is often held responsible for a third-party harm caused by a judgment-proof agent’s negligence. We analyze the incentive contract used by the principal to control the agent’s behavior when a court can make an error in determining the agent’s negligence. We show that (1) reducing the error of declaring the agent not negligent even when he was (pro-defendant or type II error) is better than reducing the error of declaring the agent negligent even when he was not (pro-plaintiff or type I error) and (2) allowing the principal to penalize the agent even when the court declares the agent not negligent improves welfare. The latter supports the argument that causing an accident (or a reliable allegation of misconduct) should be sufficient to justify a “just cause” termination of an employee.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