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51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各国政治   174篇
工人农民   329篇
世界政治   12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30篇
法律   3493篇
中国共产党   954篇
中国政治   2535篇
政治理论   892篇
综合类   56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291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137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352篇
  2014年   436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827篇
  2011年   1190篇
  2010年   1500篇
  2009年   1466篇
  2008年   1308篇
  2007年   1522篇
  2006年   1420篇
  2005年   1260篇
  2004年   758篇
  2003年   551篇
  2002年   475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166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派出所工作是公安基层基础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派出所“三队一室”警务模式改革,着力解决长期困扰基层派出所工作运行中的警力难以下沉、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分配不明确、勤务效率不高、防范不到位、打击不及时等突出问题,保证了基层基础工作在“大防范”中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有利于实现统一、高效、完整的现代警务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72.
群体性事件是公共安全危机状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公安机关应树立即使在社会处于危机状态下,警察权和公民权利关系也不应背离法治轨道的理念,必须以保护公民合法权利为指导思想,正确引导群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合理诉求,达到了处置与化解矛盾的双重功效。  相似文献   
973.
充分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持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因素。政府应解决好就业问题,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以实现以人为本、安居乐业和构建和谐社会之目的。  相似文献   
974.
2006年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勾画了中国“十一五”发展的宏伟蓝图,确定了“十一五”发展的行动纲领,预示着“十一五”期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会取得新的辉煌。青年意味着成长,而成长是在发展中实现的,“十一五”期间整个国家的发展,必然与青年的成长、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面向“十一五”,我们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新的发展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出发分析“十一五”发展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资源…  相似文献   
975.
资产占有的性别不平等与贫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由于资产的获得与分配在中国一直是以家庭为单元而表现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不同性别在获得资产的具体方面的性别不平等状态。家庭内部资产占有的性别差异在家庭内部隐含了不平等的要素。同时,资产占有上的性别不平等与农户贫困产生了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976.
《天边外》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早期戏剧创作的典范。奥尼尔主要通过剧中露斯对自主爱情的追求和对男性的依赖,以及剧作家本人对男性的丑化,展现了一个在男权中心文化中深受男权思想毒害但又不甘向命运屈服的女性形象,表达了剧作家对女性的理解、同情和支持,并以此唤起人们对女性遭受歧视这一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977.
论思想道德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明 《桂海论丛》2006,22(2):18-20
思想道德建设在调节人们的行为、化解各种矛盾和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文章试从精神层面解析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有机结合,并进一步探求和谐社会中道德建设需要把握的基本向度。  相似文献   
978.
公务员精神培育的理论解释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双良 《桂海论丛》2006,22(5):47-49
服务政府理念下公务员精神的内核的理论解释为:法治政府是公务员精神提出的原动力;责任政府是公务员精神提出的催化剂;民本政府是公务员精神提出的触发器。公务员精神培育的路径是:严格录用制度,提高准入门槛;革新培训机制,强化终身学习;紧扣时代脉搏,深化理解认识;培育优秀典范,加大模范宣传;改善心智模式,营造服务氛围。  相似文献   
979.
现有的法主体理论注重从外延来界定法的主体,这必然会导致法主体的缺损。法主体的认知逻辑可以是:先从本质层面来界定法主体的内涵,再从现象层面来界定法主体的外延,法主体的外延具有相对的开放性。经济法主体研究在遵循上述认知逻辑的基础上,可追问并扬弃经济法的本体论,立足于解析生产方式的变更所导致的人类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并抽象出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增量利益关系。增量利益源于剩余劳动的创造,可将劳动力权人作为经济法主体的内涵,而将自然人和自然人的组合作为经济法主体外延,并进一步对企业、国家、社会中间层等自然人组合的经济法主体属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80.
"假一罚十"承诺的法律性质如何,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较多争议的问题.商家"假一罚十"的承诺与商家和顾客之间的买卖合同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法律行为,但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假一罚十"是商家的单方允诺,属于单方法律行为,它以买卖合同为生效条件,属于附条件的单方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