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28篇
  免费   576篇
  国内免费   49篇
各国政治   594篇
工人农民   342篇
世界政治   4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40篇
法律   6265篇
中国共产党   2157篇
中国政治   5448篇
政治理论   1170篇
综合类   648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06篇
  2021年   466篇
  2020年   550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300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479篇
  2014年   645篇
  2013年   958篇
  2012年   1113篇
  2011年   1746篇
  2010年   2170篇
  2009年   2325篇
  2008年   2187篇
  2007年   2504篇
  2006年   2592篇
  2005年   2055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730篇
  2002年   890篇
  2001年   770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4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The setting of criminal cour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trial structure due to its visual and vivid reflection of the legal position and relations among the three parties of litigation, i.e. the prosecuting party, the advocating party and the judge. As a result of the influence of ancient “inquest” centered trial mode, lack of the defendant’s right to silence and incomplete revolution of the criminal trial mode, the existing criminal court setting features an umbrella shaped structure. To reform the criminal trial structure in China, we should eliminate the air of “inquest” from the existing court interrogation mode, strengthen the hearing of evidence and set up a equiangular triangle shaped trial structure of neutral trial, equality between the prosecuting and advocating parties and litigant orient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the Jurist Review, 2005, (2)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52.
论阐明权的界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力 《法律科学》2006,24(3):82-92
规范阐明权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明确阐明权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范围,在我国阐明权的界限应当如下第一,对于大部分民商事案件,都应当适用阐明权;但是,对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有关公益的诉讼、特别程序案件不适用阐明权。第二,阐明权适用的诉讼事项主要应是实体事项或者可以决定实体权利归属的程序事项。第三,阐明权适用于当事人,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特殊情形下的案外人,以及有权启动再审程序的人。第四,阐明权的基准时通常应当是言词辩论终结时。  相似文献   
53.
张佐良 《中国司法》2006,(10):96-98
一重刑思想作为法家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重刑思想包括哪些内容,学者的认识不尽相同。有学者认为重刑,专指中国奴隶制刑法和封建制刑法中的严刑峻法的制度和思想。它至少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刑种苛繁;2·罚不当罪;3·肉刑发达;4·死刑残刻①。也有学者认  相似文献   
54.
加强行政审批制度的配套措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批改革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诸多领域,除进行自身改革外,要加强中介组织和公共财政体制建设,创新管理方式,构建先进的行政文化模式等配套措施推进改革进行。  相似文献   
55.
精神世界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成诗 《行政与法》2006,3(5):58-59
建设和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一项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任务和目标。精神世界是人所特有的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当然是由物质世界决定的,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有其特殊的规律和建设方式。对此,要加强研究和认识,分析精神世界结构,掌握其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本文把人们的精神世界相对区分为三个层面,并对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指出了问题所在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56.
行政指导在政府宏观调控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和现代行政管理方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的行政指导制度还存在许多问题,迫切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刻剖析,重新对我国行政指导制度的完善进行架构:第一,培育现代行政意识,提高行政指导观念;第二,确立行政指导的基本原则;第三,健全行政指导的基本制度;第四,建立行政指导的救济制度;第五,构建行政指导的程序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7.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态势与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东省群体性事件的高发是广东省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产物。社会发展的断裂、利益表达机制的缺乏、群体利益冲突的增加是群体性事件多发的根本原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危机应对机制、全面的社会治安防控机制是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8.
法治社会的价值目标是追求民主、平等;法治的核心问题是约束、限制权力;法治国家的本质特征是体现民治;实现 法治化的基本途径是建立安全、方便、经济的参政方式。  相似文献   
59.
达坂城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充满古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拥有丰富的自然及文化旅游资源。从旅游资源配置来看,达坂城地区具有三大系列旅游资源及产品配置。即:自然景观型;人文景观型;名胜古迹型等。积极发掘境内旅游资源,并及时转化为产业优势,必然能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6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的空前繁荣时期。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观念也随之乘虚而入,致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因此,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