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9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3篇 |
工人农民 | 1篇 |
世界政治 | 1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9篇 |
法律 | 127篇 |
中国共产党 | 10篇 |
中国政治 | 31篇 |
政治理论 | 9篇 |
综合类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36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15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7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信访举报是党和政府体察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的重要渠道,是缓和人民内部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的有效环节。要释放社会张力、遏止腐败蔓延、消除社会不满、维护社会稳定,就需要创新信访举报制度。只有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高效、实用、法制化的信访举报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其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有效协调和缓和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112.
审批制度改革:深圳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卞苏徽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3):20-23
本分析了行政审批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体制下的不同作用,阐述了深圳市超前改革审批制度的原因、内容和成效,并由此概括出适应市场经济社会的行政审批理论的要点。 相似文献
113.
卞彬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4):57-61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型,服务外包产业已逐步成为世界范围内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服务外包是跨国公司“归核化”(Refoeusing)战略调整的副产品,同时为那些寻求服务业发展的其他国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深刻认识服务外包的本质,对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予以全速判断,积极构筑我国承接外包服务的战略措施,是我国应对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14.
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要解决农民工问题,光靠市场与社会层面局部的暂时的利益调整是不行的。从源头上看,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在特殊治理体制下历史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城乡分割、城市优先的利益结构的系统全面的调整,调整的方向就是从以前的城乡分割走向城乡一体,由以前的城市优先走向城乡统筹兼顾,实现工农权利平等,消除市民与农民间基于身份相异而不同的待遇。城乡一体,工农权利平等之时也就是统筹城乡的目标达到之日。到那时,农民及农民工不再是“二等公民”,会具有自由迁徙与就业的权利,农民进了城便成为市民,从事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115.
116.
卞彬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12(6):14-17
地方政府的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安排和干部政绩观。本文以制度的视角 ,从科学发展观要付诸实践的思路出发 ,研究中国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政策决策和实施过程 ,分析转型期的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机会主义冲动和强烈的届别机会主义倾向 ,揭示了地方政府的深层次动机和地方政府决策体制中的设计缺陷 ,这有助于界定和约束政府行为的范围及方式 ,进一步丰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7.
论我国侦查程序中检警关系的优化——以制度的功能分析为中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卞建林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13(2):59-67
评判侦查程序中检警关系构建是否合理的标准应该为能否实现侦查程序本身的运作目的,因此本文将侦查程序的目的划分为三个层次并以此来设定侦查程序中理想的检警关系所应该具备的功能,通过参照此种目标制度的功能设定,本文指出了我国现行检警关系所导致的侦查程序功能瑕疵并据此提出了优化我国侦查程序中检警关系的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18.
汉代开启了以经术作为主要取士标准的选官制度,奠定了以儒家经义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传统. 唐代科举重视明经、进士两科,突显了经学的重要地位.宋代范仲淹、王安石的科举改革,对于经世致用学风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明清科举考试的八股化,不利于士子从经学原典中汲取思想精华,因而对经学的发展有明显的阻滞作用. 相似文献
119.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年)是古希腊杰出的哲学家,他的政体论在西方宪法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时至今日,学界对他的政体论的研究要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要么观点多有偏颇,都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问题.本文不揣浅陋,拟从政体优劣论、政体要素论和政体变革论等三个方面对亚里士多德的政体论进行重新解读,以期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问题,敬请学界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20.
腐败犯罪资产追回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追回机制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创设的重要法律机制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资产的直接追回、资产的间接追回、资产的返还和处分、资产转移的预防和监测以及特别合作等方面。为有效利用该公约确立的资产追回机制追回腐败犯罪所得资产,我国应当尽快从法律上建立承认和执行外国生效刑事裁判、适当的资产返还费用补偿、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以及刑事缺席审判等制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