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9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80篇
法律   190篇
中国共产党   53篇
中国政治   185篇
政治理论   50篇
综合类   18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It is often argued that at the root of the Taiwan question are the myriad differences in politics, ideology, identity, and economy betwee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ny prospect for its peaceful resolution, it seems, hinges on bridging those differences through economic and/or political integration. Although the Taiwan conundrum has much to do with wide-ranging cross-strait divergence,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it cannot be disconnected from one important commonality between Beijing and Taipei, namely, a cross-strait normative convergence on the Westphalian notion of state sovereignty. Encompassing an exclusionary understanding of final authority, territory, and identity, Westphalian sovereignty provides both Beijing and Taipei with a common meaning that Taiwan is an issue of sovereignty, central to their respective national identity and political survival and hence not subject to compromise. As a consequence, it argues that this common meaning is paradoxically responsible for much of the mistrust, tension, and deadlock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order to find a long-term solution to the Taiwan impasse,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is particular normative convergence as well as to the many differenc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相似文献   
642.
生态哲学视野下的中国低碳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媛  彭攀 《理论月刊》2010,(4):39-42
"低碳经济"是继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之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上的新变革,是人类关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领域。以生态哲学的视角,审慎分析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指出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塑造低碳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43.
论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不协调问题,指出政府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者和倡导者,理应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为此,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府对策。  相似文献   
644.
民营企业收益分配合作博弈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产权的私有性质,收益分配容易引发非合作博弈,具体原因是合作主体的利益非一致性,企业的经营成本、风险代价、收益信息的不对称,资方、劳方的博弈力量不均衡。合作博弈机制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再塑劳资双方合作博弈理念,构建和完善复次博弈机制,改善民营企业的合作博弈机制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645.
对产业工人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永葆工人阶级先进性和实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奋斗目标的需要,也是产业工人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处于低潮的事实,产业工人地位的弱化,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方法单一等不利因素,制约了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需从强化理论武装、加大权益维护、创新方式方法、注重形成合力等方面增强新时代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46.
潘志锋 《政法学刊》2012,(3):102-105
在中国社会从农业国家向工业国家转型的过程中,社会结构分化复杂,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社会治安形势异常严峻,警察站在解决冲突的风头浪尖上,时常被携裹进激烈的冲突中,执法权和人身权等权益受到了各方面的侵害。保护警察权益的核心在于塑造人民警察恪守法律、秉公执法、超然于利益的中立形象,这就需要公安机关在处理热点案件时应遵循及时、公开、透明的原则,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掌握社会舆论中澄清案件事实的主动权,在与网民的平等互动中,有效维护警察的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647.
电力集体企业劳动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历史的原因,电力集体企业形成了包括集体职工、全民职工、外聘人员和劳务派遣工四类用工形式的多元劳动用工模式.在这种多元劳动用工模式下,集体企业的劳动用工管理存在以下显著问题:集体职工“三角形”劳动关系存在隐患,全民职工的借调、借工现象普遍存在,用工管理方式与企业性质脱离,职工身份差异导致待遇差距,外聘人员劳动合同管理不规范等,这些问题极易诱发劳动纠纷,并产生相应的法律风险.因此,对电力集体企业的劳动用工进行规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48.
研究生课程设置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公安院校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诸多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人为本、系统整合、理论联系实际和开放与创新的原则。  相似文献   
649.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经济转型以后,我国流动人口犯罪出现持续增长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从法治的角度分析流动人口犯罪的成因,有主体法律意识薄弱、法律制度不合理、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政府管理者的不当行为等因素.对此,应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善法律制度、拓宽利益诉求渠道、规范管理等入手,以达到预防和控制流动人口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650.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与非洲关系的发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些西方舆论对此表露了担心、怀疑、非议,甚至诬蔑.这些舆论只看到了中非关系的个别现象和经济层面.而忽视了它的历史和其他层面.中非关系源于双方在历史上的友好交往和相似经历,不是凭空出现的突发事件;中非关系着眼于互利合作与共同发展,与殖民主义毫无关系;中国与非洲国家政府在双方关系发展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中非关系的可持续性有重要保障;中非关系已经成为推进世界体系朝着进一步公正、合理与和谐方向发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