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1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92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60篇
外交国际关系   51篇
法律   327篇
中国政治   392篇
政治理论   66篇
综合类   1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4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行政诚信与城市基层政府应急管理存在紧密的相关性。行政诚信彰显责任、孕育效能和凝聚力量的效用,有利于城市基层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人本取向,有利于城市基层政府应急执行力的提升,有利于城市基层政府对社会资源的调度整合。而行政系统内外诚信缺失则影响城市基层政府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影响城市基层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度,从而制约城市基层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效能。  相似文献   
942.
基于云计算信息架构的云政府服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一个关于云计算信息架构的政府服务和管理模式的构想,即云政府,探讨了云政府存在的政治基础、组织结构框架和实现条件,理清了云政府、政府云和电子政府等相关概念;论证了云政府是符合民主政治诉求、实现无缝隙政府的一种组织形式;并预测了云政府这一符合未来信息社会要求的政府组织形式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43.
随着电子身份证、电子护照、电子驾照等电子证件成为日益重要的公众个人信息的载体,并借助于电子政务基础网络和不断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应用功能,电子证件日渐成为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的新载体和公共服务的新趋势。本文根据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和RFID技术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电子证件的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技术框架体系,实现RFID技术、证件管理与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管理三者的松耦合紧集成,并结合"大连市电子房产证信息服务平台"案例说明了框架的适用性和科学性。文章最后对推进电子证件在政府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制约因素和对策也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44.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前沿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管理价值的彰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正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从公共伦理、价值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四个角度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理论前沿问题展开讨论,从科学技术进步、公共职能流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现代功绩制、职业生涯管理等视角对当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面临的新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为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45.
行政信访影响公共政策的作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建设的深化和行政信访的发展,信访制度形成了从信息收集到政策问题察觉,从沟通协调到决策方案评估,从政策宣传到促进政策调整的一系列作用机制,因此对公共政策发挥着重要影响和作用。与此同时,从社会管理有效实施、社会矛盾有效解决和社会纠纷有效定止来看,行政信访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优化健全,其作用力度和深度尚需进一步强化完善。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行政信访的政策功效实现及其发挥,根本上在于信访制度本身的完善以及相关机制的配套和优化。  相似文献   
946.
An abundance of research has emerged in the last 30 years focusing on justice preferences for victims of crime. In general, findings indicate that victims are interested in aspects of procedural justice, interactional justice, restorative justice, retributive justice and behavior control.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however, these preferences may vary. One dimension that may lead to individuals diverging in their justice preferences is that of culture. The large majority of victimological research on victim legal preferences has been conducted in western jurisdictions. The current research adds to that body of knowledge by examining a different group: Bhutanese refugees residing in refugee camps in Nepal. This examination focuses on their collectivist status and how such cultural differences lead to different styl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nflict resolution. It is hypothesized that victims in a collectivist society will primarily be interested in restoration, while voice to the decision maker, voice to the other party and retribution will not be important in predicting overall satisfaction. A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confirms the hypotheses regarding voice toward the offender, restoration and retribution.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remaining find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947.
Women lawyers, like women generally, earn less money than men for comparable work. This unfortunate conclusion has been reached by many scholars in North America, Europe,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2 Frequently the explanations originate in the structure and culture of large law firms. Allan Lind and one of the present authors (Felstiner) collected data on a different segment of the American profession, lawyers who are consulted by individuals, generally practicing on their own or in small firms. This paper presents a picture of the professional lives of these lawyers and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income and gender in this generally disregarded sector of the profession (but see Sarat & Felstiner, 1995; Seron, 1996; Van Hoy, 1997; Mather et al., 2001; Levin, 2004).  相似文献   
948.
949.
950.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益气活血法对气虚血瘀证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饥饿、劳累、高脂饮食等多因素复合制备气虚血瘀证模型 ,然后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组、活血组、益气活血组。给药后 ,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 1 ,3,7d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 ,各治法组均有显著改善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P <0 .0 5或P <0 .0 1 ) ,各治法组间比较 ,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益气、活血、益气活血法改善脑缺血模型鼠的血液流变性可能是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