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1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24篇
中国政治   102篇
政治理论   38篇
综合类   2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法医日常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仅有严重而广泛的体表软组织损伤即导致死亡的案例。由于此类案例的死亡机制较为复杂,损伤引起的全身性并发症呈多样化,对这类死亡案件的死因鉴定常常困扰着基层法医。通过一例大面积体表软组织损伤死亡的案例,对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挤压综合症几种情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法医日常死因鉴定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2.
随着西方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全球化特征日显,传统文官制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外部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激荡和影响,当代西方文官制度曾经引以为傲的优势逐渐出现越来越多的弊端,其诸多基本原则面临新的挑战,以至于发生嬗变,变革已经成为传统文官制度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变革的目标是构建一种科学效能的新型文官制度.  相似文献   
23.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加强党的建设的深层探索和有益尝试,更是促进高校科学发展的助推力.分析了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主要特征,探讨了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4.
自然债的民法认可回溯要求为引发自然债的行为找寻栖身之地,传统民事法律行为理论难以说明该行为.需要对法律行为的有效性进行反思,可以在有效民事法律行为类型之外提出"中间法律行为",表明该种行为既非完全强制也非无效行为.  相似文献   
25.
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是工会贯彻科学发展观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旨是发展。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劳动关系当事人根本利益一致,工会维权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工会维权追求的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互利共赢,以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26.
从制度观察和制度分析的角度来研究中国执政党的宪法地位,那么政党主治将构成中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中国宪法关于政党制度的安排,为政党活动的有序化、法制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但这些安排也存在重要的缺失。中国的政治现实要求加强政党法制化建设,但必须研究思考其在理论逻辑上引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电针“百会”、“印堂”、“天枢”穴改善抑郁症消化功能障碍的机制。方法: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10只。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肠肽类激素下丘脑生长抑素(SS)和血清胃泌素(GAS)的含量。结果:慢性应激抑郁型模型大鼠下丘脑SS显著下降和血清GAS显著升高(P<0.01);电针可以升高下丘脑SS和降低血清GAS含量(P<0.05,P<0.01)。结论:调节脑肠肽类激素的释放,可能是电针改善抑郁状态下大鼠消化功能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8.
结合物权运行状态和情势进行梳理,物权有基础性实行效力、衍生性保全效力与转化性救济效力。实行效力契合物权本旨,表现静态归属和物权人得通过一定实行行为使物满足需求的动态过程。保全效力主要指物权请求权,属衍生性请求权,其独立性要求或重新认识侵权行为法的债法地位,或将其中物权请求权效力的内容还原归位到物权法。救济效力是物权的最终效力,也是损害赔偿之债或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于此物权效力与债权效力合一。对物权效力作量的考察可帮助认识物权效力边界和作用范围。实行效力转化为救济效力时,不存在如债权获得救济时的“同一性”而是效力量受到了减损。可提出某些物权救济之债具有相较一般债权优先的办法来还原和保持物权效力量。  相似文献   
29.
文化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想旗帜。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不断释放的民族精神,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文化意识,文明先进的道德风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0.
诗体赋主要产生于西汉初期,作为汉赋中的一种体式,它兼有诗与赋两种特征.与同为汉赋的散体赋和骚体赋相比,诗体赋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语言上多四言整句;内容上多为咏物题材;表现手法上多以象托意.诗体赋的产生和发展脱离不了与先秦诗歌的关系,但真正作为诗体赋的滥觞,应当是屈原的<橘颂>和荀卿的<赋篇>五德,它们已经基本具备了诗体赋的三个特征.先秦帛书<相马经>文体类似于赋,对于研究汉代诗体赋的形成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