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0篇
法律   131篇
中国共产党   46篇
中国政治   107篇
政治理论   27篇
综合类   1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排尿功能状况的客观准确评估是法医临床学鉴定中的难点之一.2017年1月1日实施《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对膀胱损害残疾划分指标、原则与国外标准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比较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与国内外其他伤残标准中膀胱损害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完善《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标准相关内容的建议.同时介绍了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膀胱功能障碍鉴定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2.
仇朝兵 《美国研究》2007,21(2):83-100
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让公共外交在美国对外政策议程中的重要性被再次凸现出来。在推行对印尼的公共外交时,美国既重视短期目标与长期效果的统一,也注意到传统外交与公共外交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美国加强对印尼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穆斯林国家的公共外交,首先是出于九一一事件之后国际反恐的需要,意在消解印尼民众的反美情绪,尽可能降低极端主义和激进穆斯林的影响,改善美国的形象;但随着亚太地区形势的变化,美国对印尼的公共外交又被注入更多的地缘政治因素。由于存在各种复杂因素,评判美国对印尼的公共外交时,既要重视其对短期内改善美国形象所发挥的作用,更要关注其长期效果,特别是对形成印尼精英层稳定的美国观所发挥的作用。同时,还应注意传统外交与公共外交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3.
美国政府行政和立法部门及非政府组织为推动印度尼西亚军政关系民主化改革都做出了努力.美国政府在双边高层交往中不断对印尼政府和军方施加外交压力,促其改革;包括国务院、国际开发署、国防部,司法部等在内的行政部门,实施了一系列项目,旨在推动印尼的军政关系制度建设,支持培育印尼民主的军政关系文化;国会以立法手段或向行政部门施压的方式约束美国对印尼的军事援助及两国军事关系,意在通过制裁和压力迫使印尼进行军政关系改革;美国的非政府组织也以各种方式参与了推动印尼军政关系改革、促进形成民主的军政关系文化的活动.这些部门和组织广泛而深刻的卷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印尼的军政关系民主化改革,也可以充分说明美国在对外扩展民主时投入之大、关注之广、手法之细腻.  相似文献   
34.
35.
反思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俗旅游资源就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和。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舞台化,再现民俗事象时,扭曲了它们的历史文化内涵;二是开发格调低俗或把民俗庸俗化。解决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的主要对策应是:尊重民俗,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走精品化道路。  相似文献   
36.
The current state of China-Japan relations is characterized by two seemingly contradictory developments adjacent to each other: while economic and cultural relations have experienced an unprecedented and continuous improvement since the 1980s, Chinese and Japanese public perceptions of each other have been deteriorating. This raises interesting questions. How do we explain this discrepancy and what are the sources of the increasing public animosity in China or Japan toward the other country? Can China and Japan maintain amicable relations and continue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spite of the enduring mistrust between their peoples? What is the role of public perception and memory of history in the foreign policies of East Asia?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se questions, focusing especially on the last one — the role of history and collective historical memor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sentiment and government foreign policies. Through a detailed study of recent events and the issue of Japanese textbooks, the author argues that public perception of history can and should be guided toward more positive directions. Otherwise, it will b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maintain amicabl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especially when new nationalism is on the rise in both counties.  相似文献   
37.
当前的IP组播、网络服务质量(QoS)等许多计算机网络应用都要求路由器和ISP提供大力支持和帮助。而实际上这些条件往往无法得到满足,因此一种新型的网络架构———重叠网(Overlay Network)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重叠网的架构、组成、特点、配置和部署等方面入手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重叠网在组播和QoS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针对当前城市贫困人口的特点和再就业现状,深刻分析了城市贫困人口再就业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完善城市贫困人口再就业促进机制的若干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39.
在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变的过程中 ,产业结构知识化转换出现了与传统产业结构理论所揭示的产业结构变动规律不同的趋势。这些趋势是 :产业结构加速“软化” ;产业边界模糊化 ;产业结构转换开放化 ;产业结构转换超常化。  相似文献   
40.
略论中国法治化进程的两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百年历程来看 ,2 0年法治化进程无疑是进展最快的阶段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十年内乱结束法律荒芜的土地上 ,构建了日趋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日益健全的法制制度 ,实现了从法制到法治的飞跃。在中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 ,循着 2 0年中国法治化进程的轨迹 ,对 2 0年法治化进程所呈现出的两大特征作一些分析和探讨无疑是极有意义的。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渐进性从 2 0年中国法治化进程的基本轨迹来看 ,法治化进程的渐进性首先表现为 :随着中国改革目标的日趋明朗 ,法治化进程的目标也逐渐明晰 ,从恢复和加强法制到依法治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