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8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民主恳谈":政府创新的维度与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恳谈作为一个政府创新行为和结果,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从中可见政府创新有以下维度:领导者的重视和引导;外脑的理论支持和制度设计;创新与既有制度之间的衔接。"民主恳谈"探索了一条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路径,促进了政府-公民互信,促进了服务型政府的形成,但也反映出政府创新的限度受制因素:政府官员的政绩追求与任期之间的关系;保持制度的稳定性与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公民社会的发育程度与政府创新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2.
褚松燕 《新视野》2007,(2):33-35
传统的政府-社团冲突范式从意识形态角度概括二者关系,不利于公共服务的高效、高质提供,而且难以为社会和谐和公民个体的全面发展提供说服力。当今世界,政府-社团关系正在走向多样化合作治理范式。我国政府-社团关系范式转换的现实条件已基本成熟:利益关系的多样化是直接动因;社团的利益表达和公共服务功能日趋成熟是可行性基础;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理念前提;发达国家社团-政府关系范式转换提供了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33.
根据英语学习的概念、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机构成,21世纪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的目的不应该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应该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整和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4.
云南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以天然药物为主的现代医药业为例,企业发展模式经历了资源导向发展模式、市场导向发展模式后,现正面临新的转折。这一转折概括地说就是要进一步转换提升发展模式,在已有的基础上走出以持续竞争优势为支撑的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子。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换,真正做到特色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企业自身的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35.
法团主义近年来成为分析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发展走势的一个理论框架。与强调社会自治的多元主义理论不同,法团主义重视将组织化的利益整合进国家政策制定领域,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政治社会团体作为组织化利益的代表者因此成为法团主义的核心主体。作为一个植根于欧洲历史和现实的理论框架,应用于中国语境,法团主义分析框架面临着三大问题:规模上难以适用,社会基础和传统差异,内在的公共地位和私域自治平衡困境。  相似文献   
36.
司法公正是人类社会在迈向法治社会进程中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各类纠纷而追求的一个永恒价值目标。实现司法公正的路径主要包括:牢固树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司法理念;以扎实的基础工作维护司法公正;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基础上,加强和改进对司法机关的领导;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加强对司法权的监督;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37.
我国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公民参与主要有政治投票和选举、通过各级人大政协参政议政、信访、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社会协商对话、大众传媒、基层群众自治、社团代表、公民旁听等九大制度网络.整体上看,公民参与的制度框架相对完整,但程序和技术的匮乏使公民参与的制度需求难以得到满足,战略上的鼓励与现实中的限制使制度环境未能体现出鼓励和能促性特征.基于此,需要重视公民的权利要求和推动参与制度环境变迁的四种途径选择,从程序和技术上完善细节,进而将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推进到精细化时代.  相似文献   
38.
针对当前哈尔滨市涉检上访形势比较严峻的实际情况,通过对若干起典型案件的实证分析,发现执法不规范是导致涉检上访的根本原因。因此,应当加强规范执法机制建设,从源头上遏制涉检上访:建立规范执法意识的培育机制,不断提供规范执法的精神动力;建立规范执法素质的提升机制,筑牢规范执法的本领基础;建立规范执法行为的强化机制,开辟规范执法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9.
对“国家干预”的逻辑解析——基于经济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学界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经济协调关系说、需要国家干预说、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国家调节关系说、新经济行政法论等。综观我国经济法概念的种种学说,"国家干预"是经济法概念的基本内涵。本文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此进行阐释,以期进一步阐明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40.
我国的人民陪审员无论在角色定位还是选任程序上都有明显的法官化倾向,这与陪审制度的基本价值背道而驰,在诸多方面存在问题。消除这种人民陪审员法官化倾向,要对人民陪审员的选任范围、选拔标准、权利、审级、定位、选择机制等方面予以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