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7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83篇
工人农民   56篇
世界政治   7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67篇
法律   995篇
中国共产党   267篇
中国政治   648篇
政治理论   159篇
综合类   101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65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325篇
  2007年   336篇
  2006年   378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153篇
  2003年   170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创新是一个知识、经济与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动力过程.通过持续的市场创新、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以及其间的协同,企业可以获取远远大于单维创新所获效益之和,从而促使企业跨越成长的衰退期,使企业持续不断地由"成长"走向新的"成长",创新协同是企业代际成长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22.
和谐雇佣关系下的心理契约、群体凝聚力与绩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组织管理的不断变革,心理契约、群体凝聚力、组织绩效等成为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热点.心理契约的维护有助于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员工的行为、绩效与态度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大大增强了员工所在的群体的凝聚力,而看似与绩效不相关的凝聚力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变量,较高的组织群体凝聚力-b高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员工心理契约、群体凝聚力与员工绩效的关系研究,为我们在管理实践中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提高组织效能与绩效、建立和谐的雇佣关系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3.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旗帜.这一历史性的选择,是对"左"的观念、旧的体制的突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走历史的必由之路,也即要从中国的实际、特点出发,更要遵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要大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所肯定的真理.只有将中国特色与人类文明成果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24.
公共关系学和秘书学在理论上同根同源,且都是新兴的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在学术研究中可相辅相成。两门学科在职业实践又兼容互动,在职业培训中也应双管齐下,不可忽略其一。由于当下我国各行业对新型公关秘书人才有着大量的需求,公关与秘书工作的交叉性特征尤为突出,这需要我们对这两个学科进行理论上的视角研究。  相似文献   
125.
本文总结了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科研、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校企合作等方面所进行的探索和取得的成绩。为今后的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6.
文章提出"跨境湾区"概念及其多核分化竞争与跨境集聚整合等竞合特征,在中国改革开放、参与全球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分析跨境湾区形成与发展的动因,并分析北部湾及粤港澳(或伶仃洋)湾区等跨境湾区发展系统30年的历程,回顾跨境湾区理论的进展脉络,进而构想其未来研究的前景与路向.  相似文献   
127.
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治理的背景下,劳动标准的全球化趋势不可避免.通过对不同国家核心国际劳工标准落实情况的比较,得出了公约是否批准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并不成正比例关系等结论.我国由于经济发展状况、政治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没有完全批准8个核心劳工公约.在全球治理的背景下,中国工会应该坚持既有的批准国际劳工公约的立场,既反对将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又要积极应对劳工标准对贸易的影响,配合政府在劳动教养制度的废除、集体合同制度的完善等诸多方面与国际劳工标准接轨.  相似文献   
128.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 Language brokering is a prevalent phenomenon in ethnic minority immigrant populations. Although accruing evidence points to the beneficial impacts of healthy role...  相似文献   
129.
Responsiveness and accountability constitute the process of democratic representation, reinforcing each other. Responsiveness asks elected representatives to adopt policies ex ante preferred by citizens, while accountability consists of the people's ex post sanctioning of the representatives based on policy outcomes. However, the regulatory literature tends to interpret responsiveness narrowly between a regulator and regulatees: the regulator is responsive to regulatees’ compliance without considering broader public needs and preferences. Democratic regulatory responsiveness requires that the regulator should be responsive to the people, not just regulatees. We address this theoretical gap by pointing out the perils of regulatory capture and advancing John Braithwaite's idea of tripartism as a remedy. We draw out two conditions of democratic regulatory responsiveness from Philip Selznick – comprehensiveness and proactiveness. We then propose overlapping networked responsiveness based on indirect reciprocity among various stakeholders. This mechanism is the key to connecting regulatory responsiveness with accountability.  相似文献   
130.
Why do some leaders make deeper commitments to human rights treaties (HRAs) by consenting to receive extra monitoring of complaints or communications from individual citizens? Extant theory suggests leaders join HRAs for tangible benefits. However,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is argument is mixed. To address this mismatch, we approach this question from a different angle. We argue that by ratifying HRAs, leaders send a signal that they are reliable partners who value future returns. Accepting optional articles and protocols that increase monitoring of the state’s human rights behavior, without changing the state’s substantive obligations, helps better signal that the regime does not fear instability nor sees the need to resort to the proscribed abuses in the future. This, in turn, serves as an important middle step to recognizing tangible benefits, such 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by improving investors’ risk perception of ratified countr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