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17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2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逻辑涵摄形式上满足了法官服从法律的法治要求,但是无法保证大、小前提的真、假以及推理结论的确定性。直觉论为变革普通法以适应社会转型期的需要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揭示出法官添加新知识的事实。然而,夸大直觉则威胁到法治。当代社会充满着各种对立、日益脆弱,需要一种能灵活处理纷争的综合性的法律发现模式:即一个直觉和涵摄并重的,一种类推、演绎、归纳和设证思维协同发挥作用的思维模式。  相似文献   
22.
试论当代欧美反倾销法的贸易保护主义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欧美反倾销法的贸易保护主义功能越来越强。一方面 ,其反倾销法中不合理、不公平的规定仍然存在 ,同时 ,其内容越来越严密与完善。另一方面 ,欧美反倾销法的很多实体性规定弹性极大 ,增强了操作时的人为因素。此外 ,其反倾销法中严格的程序性规定也为其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国内法中的部门法划分决定了法官发现法律必须进行法律识别。法律识别是指对案件中的事实构成进行法律关系定性或者归类。法律识别可以分为三级一是法律意义识别;二是部门法识别;三是法律关系类型识别;法律关系类型识别又依照法律调整范围的不同有大、小类型之分。法律识别以某一部门法为中心,又必须超越部门法。只有在同一部宪法之下的整个法律体系中,发现与案件事实相关的全部法律规范,并综合权衡各部门法规范的分量,所做出的部门法识别,才能保障法律识别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4.
杨淑萍 《理论探索》2007,(2):121-123
责任政府是民主政治时代的产物,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行政目标。责任政府构建的具体过程各不相同,但所依据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即沿着“对谁负责”、“对何事负责”、“由谁负责”、“如何负责”的逻辑主线来构架责任政府的不同模式。我们应该从客观意义上来剖析责任政府实现的基本规律,并从共性到个性,以比较的视角分析我国在责任政府实现途径上与发达国家的差异性,为我国责任行政实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由来已久。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召开的全国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有一亿多人口,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64%,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  相似文献   
26.
Although a review of literature related to turnover intent in the correctional workplace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prison officers, jailers have frequently been overlooked. Specifically, a comparison between jail and prison officers’ perceptions in Taiwan is limited. In order to fill the gap, our study was based on three objectives: (1) surveying Taiwanese correctional officers who experienced the “get-tough-on-crime” policy during the early 2000s, (2) testing for differences in turnover intent between jail and prison officers, and (3) examining personal and workplac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distinct turnover intent exists among prison and jail officers. A self-report survey administered to 799 Taiwanese correctional officers (with an adjusted response rate of 89%) demonstrated that jail and prison officers had moderately high levels of turnover intent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en turnover intent correlates were further examined, job dangerousness, organizational harmony, and commitment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for both prison and jail officers, thus suggesting t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have the most robust impact. In terms of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enure and position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prison officers’ turnover intent. Conversely, age represented the significant factor among jail respondents.  相似文献   
27.
基层民警的惧枪心理已远远不适应现实公安工作,基层民警作为一支带枪的队伍,如何正确、科学而有效地用好枪已成为减少民警伤亡和提升公安队伍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和研究课题,本文对基层民警惧枪心理的成因、对策等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8.
本文运用系统方法 ,概括了我国渐进性改革的基本规律。它具体表现为稳中求变、立足治本、阶段推进、突出重点、协调互动和有效应对的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29.
人格魁力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它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统战干部人格魁力的因素有许多,本文概括为七种,主要是首次效应、偏见效应、从众效应、晕轮效应、模仿效应、刻板效应、缺陷美效应.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