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8篇
  免费   37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374篇
工人农民   190篇
世界政治   28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84篇
法律   4167篇
中国共产党   1434篇
中国政治   3507篇
政治理论   825篇
综合类   364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22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338篇
  2014年   420篇
  2013年   644篇
  2012年   712篇
  2011年   1016篇
  2010年   1326篇
  2009年   1437篇
  2008年   1341篇
  2007年   1615篇
  2006年   1600篇
  2005年   1241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407篇
  2002年   574篇
  2001年   455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社会监督具有突出的随机性、灵活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但在通常情况下,社会监督的力量是分散的,没有形成合力,并且也没有通畅的渠道来表达,因而不能形成直接而有效的监督。实行警务议事会制度以后,群众的监督力量被充分凝聚起来,各种监督信息也被充分汇集,从而形成了对被监督者全面而有效的监督。这种临时的制度安排,是我国转型期内有效监督制度稀缺的补救,同时也是建立我国长效监督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2.
论“圈地”现象背后地方政府的利益追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近期的“圈地”热潮开始谈起,分析了土地与土地权,国家与政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三组关系,讨论了其对征地的影响,并将重点落到地方政府上面。然后,用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论证地方政府“圈地”追求的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垄断利润,而是其他一些利益。文章提出了建立一套利益制衡机制以遏制地方政府利益追求,试图以此来规范征地行为。  相似文献   
63.
2007年10月12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主办"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及其影响"学术研讨会,特邀请本院俄罗斯所研究员王郦久、欧洲所所长冯仲平、日本所所长杨伯江、亚非所西亚非洲研究室副主任唐志超、安全与战略所所长李伟和世界政治室主任高祖贵、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林利民等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美国全球战略调整及其对各国的影响以及反恐在美全球战略中的地位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64.
广义上的律师职业拒证特权是律师在诉讼业务和非讼业务中所知悉的公司、个人和非法人团体的秘密拒绝向国家、社会和第三人泄露,狭义上的律师特权是指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从当事人口述或书面交流中获知的与正在侦查或追诉的案件有关的、不利于当事人的证据信息或信息线索,拒绝向司法机关报告或作证。律师拒证特权使律师处于二难风险:可能受到国家的职业否定,亦可能遭受当事人利益反悔的贬损。律师必须正确、恰当理解职业拒证特权的界限,即不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隐匿、毁灭、伪造证据或串供,不威胁、诱骗证人作伪证,消极履行真实义务,根据证据,不做违背事实真相的辩护。  相似文献   
65.
"中国经济威胁论"及其国家形象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珏 《国际观察》2007,(3):53-57
从经济总量威胁论到贸易、资本威胁论,"中国经济威胁论"愈演愈烈,呈阶段性递进式扩大发展,其发展过程正吻合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逐步提升.国家形象随着国家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认知对象仅仅是影响因素之一,而认知者具有自我认知意义的信息选择过程在此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国际地位变化和国家形象的关系体现为三个悖论,国际地位并不直接决定国家形象认知的方向,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不一定必然导致国家形象的负面化,提高中国国际地位与改善中国国家形象存在同时并行的理论可能.  相似文献   
66.
50余年以来,中国、美国、巴基斯坦三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四个演化阶段,但却表现出共同的深层结构,即密切联动、大国主导、小国相机调适。反恐战争后的中巴美三边关系出现了若干新的变化,但由于上述深层结构的决定性作用,可以预见中巴美关系将在历史形成的既有框架中继续演进。  相似文献   
67.
党内民主惰性的危害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党内民主实践过程中保守、被动、形式主义,存在较为严重的民主惰性。这种党内民主惰性是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阻碍,是党自身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先进性的大敌,我们党应当有勇气正视它,有能力突破克服它。  相似文献   
68.
社会的整体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核心。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生成的有机整体,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整体发展的思想为指导,自觉摆脱“经济决定论”和传统发展观的束缚。  相似文献   
69.
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的妥当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菊英 《行政与法》2006,3(5):90-93
物权法草案维持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这是立法者斟酌历史和现实的妥当选择。第一次规定了该权利行使的意思机关,完善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但草案仍然沿用现行法规定集体土地的三种所有权类型、规定集体经济组织为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的代表、不规定权利行使的监督组织,是不妥当的。应该取消乡(镇)、村民小组集体土地所有权,统一为村集体所有。集体经济组织在现实中和立法上都非常混乱,不适宜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代表。  相似文献   
70.
物上瑕疵担保责任、履行障碍法与缔约过失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洪亮 《法律科学》2005,23(4):64-74
物的瑕疵担保制度是否被规定在《合同法》中,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瑕疵担保制度在本质上是一种不完全履行的类型,但其具有独立的制度价值,所以在德国民法典中成为与履行障碍法并列的制度,即使在德国债法改革后也是如此。瑕疵担保制度与不完全履行、缔约上过失等制度,在调整合同后义务以及合同前义务上,存在竞合关系,如何确定它们之间的界限,端赖于具体的价值衡量,基于瑕疵担保制度独有的对买卖双方利益的重新衡量,瑕疵担保制度的调整领域呈现扩张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