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2篇
  免费   42篇
各国政治   21篇
工人农民   50篇
世界政治   16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1篇
法律   567篇
中国共产党   121篇
中国政治   313篇
政治理论   141篇
综合类   100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1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马勇 《河北法学》2020,38(1):150-164
审判中心主义的确立是一个系统工程,纠正程序法层面上的侦查中心主义确属必要,但是在公安司法机关的“规范创制活动”中也存在一种侦查中心主义的倾向,值得警惕。公安司法机关的规范创制活动在诸多方面掣肘了法官的个案解释活动,造成了庭审虚化,背离了审判中心主义的要求。国家应在规范创制活动的权力配置、审查方式等方面加以改革,以实现法制统一和个案公正的有效衔接,保证审判中心主义的全方位确立。  相似文献   
102.
孙超  马明飞 《河北法学》2020,38(1):183-191
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海洋领域的细化,反映了国际海洋法的发展趋势和价值目标。它创造性的继承并发展了和而不同思想以及共同体思想,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新的价值指引。海洋命运共同体是共同体成员基于海洋共识和共同的海洋利益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在海洋领域的共同合作形成的联合体,包括海洋政治、安全、经济、文化和生态命运共同体。中国在区域可以通过实施多边海洋行动,构建区域海洋命运共同体,实现区域合作关系的升级。海洋命运共同体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海洋观,中国在全球可以通过构建海上丝路命运共同体、提升国际制度性话语权和形成国际海洋法律新制度来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思想。  相似文献   
103.
104.
论电子政务与行政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转变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方位提高行政效率的一场革命。要从实际出发,探讨加快电子政务建设提高行政效率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5.
年龄是人体生理机能和运动机能的时间标志。随着年龄的增长,足底跖区压力分布会呈现一定规律的变化,这对于通过足底跖区压力的不同分布推断遗留足迹人的年龄有重要意义。文章利用足底压力分析系统分别采集了20、30、40、50四个年龄段人群的跖区压力数据,对跖区压力分布和年龄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足底跖区压力分布与年龄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为利用跖区压力分布推断年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相似文献   
106.
中国公民社会影响政策过程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中国公民社会的内在要求决定其必然影响公共政策过程,而公共政策过程的价值取向和回应效能使这一影响成为可能,二者互为环境,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中国公民社会为公民提供的组织化和舆论性的参与途径,改变了公民参与不均衡的状态,并引导公民理性地、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政策诉求,从而增强了政府回应的有效性.而政府回应推动了日益壮大中的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使其成为一股引导公民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再到"制度性参与"的正向有序的建设性力量.这种互补性政治生态和作用机理,使中国公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一种实现政府善治与社会和谐的双赢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07.
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分工与服务质量精细化的今天,面时中国社会管理的任务与现实需求,政府社会管理从粗放到精细成为一种必然.与企业及政府其他领域的管理相比,政府社会管理有着独特的内涵,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的实现也面临着不同于企业、政府其他领域的管理,以及其他国家政府社会管理的现实阻力.战略设计系统化、执行框架标准化、评估指标数据化、责任落实明确化,以及管理技术信息化是化解中国政府社会管理精细化难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8.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环境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科学化、民主化的诉求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环境行政决策应响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行体系上的重构,顺应环境法治的时代要求。具体因应对策为:环境行政决策应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实体规制与程序规制)和行政三分体制(决策、执行、监督)的创新,形成决策的合法、科学、民主与决策效率和谐互动的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借助国家统计局和妇女联合会的调查数据,对比了中国不同性别城镇劳动者在有酬劳动 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分配上的差异特征,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验证了影响女性群体时间选择偏好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在中国女性城镇劳动力者中,显著存在着“第二轮班”现象,即不仅参与有酬劳动,而且负担了很 大比重的无酬家务劳动。同时,教育、职业和收入等因素对不同性别劳动者时间分配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经济新常态表明,在产能过剩、物质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应当把文化需要的满足、把精神生产提到重要位置.在这一方面,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和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中国应当在吸收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文化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