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6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27篇
中国政治   55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13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庭审直播作为一种司法公开化的特殊的审判方式,在各地已经频频出现,但在法学界存在争议。庭审直播是司法公开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国特定国情和当前的民主法治进程中,有选择、有限制地庭审直播,具有可行性和积极意义。当然,对其弊端则要采取措施,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282.
企业职工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干力量,开展职工培训将促使职业院校适应市场需求,有利于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利于达到校企互利双赢的目的。职业院校应从建立培训信息网络,适应企业职工培训的实际需求,加强培训管理,加强与企业的科研合作等方面入手,积极主动地开展职工培训,确保培训质量,在办好职工培训的同时使职业院校自身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283.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利益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企经营管理者利益机制有着与其他阶层不同的特点。国企经营管理者利益机制包括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两部分 ,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存在着互补关系与替代关系。同时 ,因环境和条件的差异 ,国企经营管理者利益需求是不同的 ,年龄、地区、岗位、公平等是国企经营管理者利益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以此为依据来考虑设计国企经营管理者的激励约束机制 ,才能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84.
有案不报是当前公安统计数据不能客观反映社会治安实际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其原因作了调查,主要是案子小、怕砸"荣誉牌"、"私了"、害怕报复、打击不力等九项,在分析有案不报的危害性后,提出了改进工作作风、加大打击力度、加强基础工作等六项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285.
旧州在贵州黄平县,地处苗疆重镇,清末民初是旧州文化经济发展较繁荣的时期。今天留下来的古城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情形,旧州的繁荣是汉苗价值由冲突转入平衡的体现。最直接的表现是汉族大田农业(单一的稻作农业),同苗族的山林农业有效地结合。诞生出一种生命力更强的文化生态,旧州古城的繁荣是两种农业文明碰撞、交汇的结果。  相似文献   
286.
通过分析我国部分综合类学术期刊在妇女/社会性别研究方面的发文数量、栏目设置等现状,指出综合类学术期刊在妇女/社会性别研究方面起着重大作用,但影响力不够大,应该设置妇女/社会性别研究的相关专栏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287.
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类历史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理想指明了方向邓小平人的发展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想的继承,更是这一理想在中国社会现实化的过程.邓小平赋予这一理想以实践性的特点和现代的内涵,并以其特有方式从物质(经济)基础、精神支持、直接实现途径三方面较为完满地解决了这一古老的问题,体现出理想与现实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288.
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应当承担部分证明责任,但它不是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始终由控方承担,而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实质上是一种证明其可能被控犯罪的某些要素不存在的责任.认为证明责任应当完全由控方承担,被告人不负证明责任,这一观点是片面的,也与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不相符合.  相似文献   
289.
需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活动的积极源泉。高校统战工作要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充分调动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必须了解和把握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需要”。  相似文献   
290.
台湾大学社会学系的林端教授于2003年出版的《韦伯论中国传统法律:韦伯比较社会学的批判》一书全面系统地批判了韦伯关于中国法律传统的论断。该书在社会学方法论上指出了韦伯比较社会学里二元对立的理想型比较的局限;在实质社会学分析上则结合学界对清代法律和司法审判的研究成果,说明了韦伯对中国传统法律与司法审判的看法存在误解与局限。在此基础上,林端教授认为,若要深刻理解中国法律传统,关键在于把握体现于其中的“多值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